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香港市民如何“讀懂中國”?

分享到:
2024-09-10 10:1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的主場外交活動密集,令人眼花繚亂。

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盛大舉行,51位非洲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以及2位總統代表,非盟委員會主席和聯合國秘書長出席峰會。這次峰會把中非關係提升到為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的主旨講話中提出,中非要攜手推進“六個現代化”、推動“十大夥伴行動”。峰會通過了《關於共築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

 9月11日至12日,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之際,由外交部、商務部、發改委、香港特區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在香港舉行,探討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行業趨勢、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上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與來華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進行三天會談。 9月7日,美國財長耶倫表示,將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晤,不排除再訪華,並稱下屆政府應把美中關係放在優先地位。

如何看待中國對非洲的投資和援助?為什麼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入推進“互聯互通”?怎樣認識中美關係的複雜多變?某些西方媒體經常“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以自己的猜測角度去揣摸中國的意圖,誤導公眾。香港市民應跳出別人設置的話語體系,以更寬廣的視野、更全面的認知來“讀懂中國”。

非洲是值得培育的巨大市場

此次中非合作論壇上,中國宣佈,未來3年為非洲提供36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支持。有些香港市民對此不太理解,認為在中國經濟面臨許多困難的情況下,對非洲還“如此出手大方”,有這個必要嗎?

首先,應該釐清“中非合作”與“對非援助”的概念。3600億元人民幣當中,2100億元人民幣屬於商業貸款,700億元人民幣是中國企業對非投資,800億元人民幣是各類援助。可見,中非合作為主,對非援助為輔。

其次,應該認識培育非洲市場的重大意義。非洲擁有14億多人口,現在仍處於農業化向工業化初期轉變的發展階段,中非貿易目前為2800多億美元,遠低於中國與美國、歐盟、東盟的貿易額。非洲底子薄、起點低,但並不缺少自然資源,這意味著未來發展的空間很大。中國幫助非洲加入全球產業鏈,並與中國的產業鏈緊密銜接,不僅可以幫助非洲實現工業化,而且可以解決中國很多問題,比如,原材料、就業、產品銷路,等等。應該看到,在北美市場、歐洲市場、澳洲市場整體上對中國都不友好的背景下,非洲是一塊尚未開發的巨大市場,關乎中國未來。如果今天不投資和援助非洲,中國未來的發展會更加困難。

還應看到,中非合作模式最適合非洲。許多非洲國家也曾與西方國家深度合作,但發現兩個問題:其一,西方國家總是用殖民者的眼光俯視非洲,非洲國家得不到平等對待;其二,與西方合作的成本太高,西方的援助不僅附加政治條件,而且經濟合作的要價也太高。

中國對非援助不附加政治條件,中國產品質優價廉,同時,非洲急需改善落後的基礎設施,修路架橋、建設港口、修建電站,這些正是中國的強項,可為非洲國家解燃眉之急。

香港市民應認識到,中國對非洲的合作和援助,不是簡單的“輸血”,而是“造血”;不是“索取與施捨”,而是互利共贏的關係,“讀懂中國”需要大格局、寬視野、長眼光。

“互聯互通”是“總開關”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也將是在香港舉行的本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重要議題。

香港市民應多站在國家的角度看“一帶一路”。今天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還是全球120個經濟體的主要貿易夥伴。中國這麼大的經濟體要健康、可持續、穩定運行,需要超大規模的外部市場。共建“一帶一路”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提出來的。

十年來,中國鍥而不捨地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是因為“互聯互通”是“總開關”。先“通”,才能後“活”。去年,由中國重要央企中鐵公司承建的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到萬隆高鐵開通,讓東南亞國家看到了“互聯互通”的巨大好處和美好前景。

今年3月31日至4月2日,印度尼西亞當選總統普拉博沃訪華期間,推動雅萬高鐵延長線建設,形成爪哇地區四小時現代高鐵網絡;今年 8月,越共中央總書記、越南國家主席蘇林訪華期間,中越就越南老街—河內—海防標準軌鐵路項目、諒山—河內和芒街—下龍—河內標準軌鐵路項目上達成協議;今年8月,由中鐵公司承建的柬埔寨德崇扶南運河項目開工,將為柬埔寨打開出海通道。此外,仍由中鐵公司承建的聯通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的匈塞鐵路,也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樣板工程。

共建“一帶一路”是百年大計,“互聯互通”是前二十年的重點,把“一帶一路”沿線聯結起來,中國這個超大規模的經濟體就有了堅強支撐。

香港市民應認識到,下好“一帶一路”這盤大棋,不能計較一時一地暫時得失,而應以幾十年、上百年的視野來審視和觀察利弊得失。只有這樣,“讀懂中國”才能不跑題、不偏倚。

中國必須維護發展權利

沙利文前腳剛走,耶倫又聲稱不排除訪華。這些年來,美國從未停止過給中國找麻煩,也從未停止過對中國作出承諾。中美競爭與競合的大戲反復上演,令不少香港市民看不懂。

其實,中美之間矛盾的根源就一條:美國不希望中國順利發展,中國堅決維護髮展的權利。

無論是在台灣,還是在南海;無論是在科技領域,還是在經貿舞台;無論是自己挑事,還是聯合盟友一起出手。美國對中國所做的一切,都是對中國崛起充滿焦慮的體現,處處防範、圍堵、抹黑、打壓中國。

王毅與沙利文的戰略溝通對中美關係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王毅提出了中美兩個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須把握五點:一是中美關係要保持正確方向,關鍵在於兩國元首把舵引航;二是中美兩國要避免衝突對抗,關鍵在於遵守三個聯合公報;三是中美互動要順利開展,關鍵在於平等相待;四是中美關係要行穩致遠,關鍵在於鞏固民意基礎;五是中美雙方要實現和平共處,關鍵在於樹立正確認知。

美國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打交道,這顯然是錯誤的,中國決不會接受;美國支持和武裝“台獨”勢力,顯然觸及了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利益,中國決不會接受;美國希望把中國壓制在產業鏈低端,永遠只能賺取一點血汗錢,中國決不會接受。——這一切,都是中美關係的焦點。

可以預見,中美之間的矛盾短期不可能消失,中美關係的磕磕碰碰將長期存在。直到有一天,美國發現已無法阻止中國與自己“並行”,他們才會徹底放下架子,找到與中國之間正確的相處之道。

香港市民認識中美關係,不能陷入美國政客和媒體設置的“邏輯陷阱”,而應看到中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撥開雲霧,認清本質。

中國是一部巨著,“讀懂中國”需要大視野、大格局、大胸懷、大智慧。“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是國家的一份子,香港市民應站在國家的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就能找到正確的解讀路徑。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特區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致辭指出:“在新的起點上,大家要用好‘一國兩制’這一最佳制度,把‘一國兩制’的紅利最大化,使其優勢充分彰顯釋放,繪就‘一國兩制’更加豐富多彩的美麗畫卷。”

夏主任傳達了中央對香港的厚望,香港要繪就“一國兩制”更加豐富多彩的美麗畫卷,“讀懂中國”是一堂必修課。香港市民應全面系統、理性客觀地“讀懂中國”。

(本文作者爲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徐嘉儀】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