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出道即巔峰,深中通道為何這麼紅?

分享到:
2024-07-05 14:5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5日電 剛通車就飽和?真可謂出道即巔峰!自6月30日正式開通以來,深中通道流量數據就被不斷刷新:首日高峰時段1小時車流量超8000車次;24小時車流量12.5萬車次;72小時車流量30.5萬車次,日均車流量超10萬車次,占每日珠江跨江車流量1/4……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超級通道”,最近的深中通道儼然成了“大紅橋”,關於它的話題層出不窮,但大多數都涉及到深圳、中山兩地,以及周邊東莞、惠州、廣州等多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究竟誰是深中通道真正的大贏家?這個問題仍需拭目以待……

深中通道大橋。香港中通社圖

深中通道流量為啥這麼大?

眾所周知,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廣州、深圳、香港3座超級城市,堪稱大灣區“三大核心”。但如果非要在大灣區“三核”中選出一個中心,無疑是深圳。

廣州居於珠江口“倒V型”的頂點,是傳統意義上的陸路樞紐和陸海聯運樞紐;香港則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全球航空、海運樞紐。

2018年,港珠澳大橋通車,珠江口交通格局從“倒V”變成三角,強化的依舊是廣州、香港的頂點位置,深圳被卡在東側的一邊。

珠江口通道示意圖。央視新聞圖

但從2012年,深圳GDP就超過了廣州;2018年,深圳GDP又歷史性超過香港。2023年,深圳GDP為3.46萬億元,比廣州高出4200多億元;本外幣存款餘額13.34萬億元,是廣州的1.54倍;工業增加值1.18萬億元,是廣州的1.77倍;貨物進出口總額3.87萬億元,是廣州的3.55倍。

如今,深圳不僅是大灣區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也在中國經濟版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22年,深圳工業增加值超過上海,首次實現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全國“雙第一”,去年繼續穩居“工業第一城”。今年前5個月,深圳進出口1.81萬億元,同比增長34.3%,總額居全國第一……

中國廣東省21市2023年經濟數據。數據來源:中國廣東省統計局

看完上面的數據,那麼,再回過頭來看深中通道為何這麼紅?也許大家心中已然有了一些答案。

深中通道和建設中的深江鐵路(珠江口第一條跨海鐵路),本質上是廣深港樞紐關係的重大變化。深圳在成為大灣區經濟中心的同時,開始逐漸加持交通樞紐地位。交通樞紐地位和經濟影響力是相輔相成的。交通樞紐城市,天然擁有更高的經濟影響力與輻射力。而一個城市經濟影響力、輻射力持續提升,其交通地位亦會隨之上升。

深中通道為何一開通就如此紅?是因為深中通道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粵港澳大灣區這個頂級城市群的經濟地理格局。

6月30日開通首日,深中通道高峰時段1小時車流量超8000車次。香港中通社圖

深中通道的意義就是“通”

據公開數據顯示,如今的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是中國經濟密度、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了。其以不到中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中國1/9的GDP,2023年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

密度高是好事,但粵港澳大灣區的密度顯得過高了——深圳、東莞、佛山多個城市土地開發強度超過30%的國際警戒線,深圳更是接近50%。深圳8821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甚至高於香港的7060人/平方公里和新加坡的7691人/平方公里。

但是,從整個大灣區來看,這個密度卻是不平衡的——2022年,珠江口東岸平均每萬人利用土地4.63平方千米,西岸則為17.61平方千米,是東岸的3.81倍。這意味著,在東岸空間捉襟見肘時,西岸還有大量空間。尤其是環珠江口100公里的“黃金內灣”,需要進一步的融合發展才能促進整體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大灣區環珠江口100公里的“黃金內灣”。央視新聞圖

珠江口兩岸的開發落差,過去是受地理條件和經濟實力所限。改革開放之初,有限資源只能集中在靠近香港的東岸,導致西岸局部發展相對較慢。然而,西岸發展緩慢而留出的空間,如今又成為了東岸經濟發展外延的新空間。

深中通道最大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就是一個“通”字,隨著以深中通道為代表的跨海通道不斷“聯通”大灣區的東西兩岸,整個大灣區的內部資源也會變得更加均衡,也將在未來展現出更大的發展合力。(綜合新華網、南方網、央視新聞報道)

【編輯:豐悅】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