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致敬黃埔軍校!回首影響中國風雲激蕩幾十年的群體

分享到:
2024-06-16 09:4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16日電 今天是2024年6月16日。一百年前的今天,黃埔軍校成立。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

黃埔軍校影響了一個時代。在廣州長洲島黃埔軍校大門前的一副對聯至今激蕩國人心靈:“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陞官發財請走他路”,橫聯:革命者來。

黃埔軍校校歌。

這所學校倡導“親愛精誠”,旨在追求和平,但它的降臨之時卻正是風起雲湧的戰亂之際,它的誕生仿佛又是因為天降大任。從黃埔軍校走出的一期期黃埔生,是一個影響中國風雲激蕩幾十年的群體。他們因革命理想匯聚一起并肩作戰,因驅除外侮同仇敵愾。在上個世紀上半葉,他們主演的一幕幕悲喜劇,塑造了今天中國歷史的滄桑面貌。

在黃埔軍校建校一百周年之際,我們特別製作專輯, 回首那段中國風雲激蕩的歲月和黃埔軍魂。

延伸閱讀——

黃埔軍校為何能名將輩出?

廣州黃埔島——一個只有8平方公里的小島,卻因一所學校而揚名天下。那所學校便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黃埔軍校。在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帥中,據不完全統計,出自黃埔軍校的就有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5名元帥;陳賡、羅瑞卿、許光達3名大將;周士第、陳明仁、楊至誠、宋時輪、陳伯鈞、郭天民等上將。黃埔軍校最初的學制只有半年,是培養基層連排級軍官的短期培訓班,短短時間內,能培養出如此多的高級將領,令當時中國其他的著名軍校包括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都無法望其項背,至今令人驚嘆。

延伸閱讀

那些喋血戰場的鏗鏘玫瑰

人們都知黃埔軍人,卻鮮少瞭解黃埔軍校還有這樣一群女軍人,她們生逢亂世卻不仿徨,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這些喋血沙場的鏗鏘玫瑰,她們的人生注定要在歷史中留下一筆驚鴻亮色。從1924年到1949年底,黃埔軍校在大陸開辦了23期,其中有四屆招收了黃埔女兵,畢業女生總數約近800人。這些年青的女子成為那個戰火紛飛年代裡的傳奇。

延伸閱讀

百歲“老爹”與百年黃埔——在台灣拜訪許歷農

許歷農已是一位過百歲的老人,黃埔軍校畢業,曾任軍校校長、台軍退役上將,被後輩尊稱為“許老爹”。儘管許歷農今年將滿105歲高齡,但一說起黃埔軍校,他神采奕奕,眼神中滿是堅定。從當學生到後來成為校長,許歷農與黃埔軍校結下深深情緣。“犧牲、團結、負責”的黃埔精神也隨之寫入許歷農的血脈。

延伸閱讀——

一日黃埔人 終身黃埔魂——記國民黨員季麟連的黃埔情

年近八旬的季麟連是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主委陸軍軍官學校第38期學員。“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這首黃埔校歌由時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陳祖康撰詞。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主委季麟連說,每每唱起這首歌仍心潮澎湃、難掩激動,也正是受到這一精神標桿的影響,他走進了黃埔軍校。

延伸閱讀

走進黃埔軍校 感悟百年風雲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至此,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正式宣告成立。彼時的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廣大的黃埔軍校師生,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鬥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此時,正值黃埔百年之際,讓我們走進黃埔軍校舊址,再次感受一下這座百年校園,感悟一下這百年風雲。

延伸閱讀

今天的廣州人眼裡,黃埔軍校是個怎樣的存在?

從近代史的角度看,廣州是個了不起的城市,它是國民革命的發源地,而提起國民革命則必定能想到坐落在黃埔區的長洲島上的黃埔軍校。正因如此,廣州人對黃埔軍校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在廣州人心目中,黃埔軍校的地位不僅僅是一所軍事學校,是廣州最令人肅然起敬的景點,更是一段歷史、一種精神的象征。

延伸閱讀

林際平:黃埔精神會一直流傳下去

“黃埔精神貫穿整個中國近代史,已形成了一種民族精神,而它的本質也可以廣泛,廣泛到實現世界大同。”香港黃埔軍校後代親友聯誼會會長林際平說起和黃埔軍校的淵源,從他外曾祖父數起,到現在他已算是第四代。林際平說,外曾祖父是參加過武昌首義的辛亥革命元老張難先,1924年組建黃埔軍校的時候,當過考試官,並且到軍校講過課,也推薦了一些黃埔一期的學生,包括林際平祖父林薰南。

延伸閱讀:

周恩來侄外孫沈清:以百年黃埔魂圓今日中國夢(視頻)

從“七爺爺”周恩來那一代開始,沈清一家與黃埔軍校就有了很深的淵源。1924年11月,周恩來出任軍校第三任政治部主任。沈清的母親周秉德12歲住進中南海西花廳,在周恩來及夫人鄧穎超身邊生活了15年,成為與周恩來關係密切的晚輩。沈清從小在黃埔精神的耳濡目染中成長。沈清的父親是一名軍人,“愛國、革命、擔當”是他一生的信條,軍人身上的堅毅和團結精神,也影響了沈清一生。

延伸閱讀:

武之璋談黃埔精神:和平統一是應擔責任

武之璋是台灣文學家、史學家,其父武旭如為中國國民黨黨員,曾參加辛亥革命、北伐以及抗日戰爭,在父親熏陶之下,武之璋傾注大量心血研究中國近代史,也對培養無數愛國志士的黃埔軍校有深刻瞭解。武之璋很早就對黃埔子弟充滿佩服之情,“他們喚醒了當時的國人,讓中華民族的概念變得牢不可破”。


黃埔軍人錚錚鐵骨,充滿報國熱情。軍校門口的那副對聯成了“黃埔人”畢生的堅守。據統計,黃埔軍校在抗日戰爭中入校受訓的學生有20萬,戰後幸存者僅為1.1萬人,犧牲的人數多達19萬人,戰死率高達95%。他們,是誰的兒子?是誰的丈夫?又是誰的父親?已無從知曉,但歷史重重的一筆,記下了黃埔軍人,用鮮血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用身軀喚起族人的覺醒。在黃埔軍校百年誕辰之際,我們用文字紀錄這歷史的片斷,向他們致敬!  (完)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跟著星爺電影打卡香港!影迷們不要錯過了
“水上芭蕾” 澳門綻放!三支頂尖花樣游泳隊赴澳獻技
怎樣才能加入香港ICAC?有些人體能關就過不了?
又一屆香港學警畢業啦 願堅持信念 不忘初心
寸金寸土的香港 居然有20萬呎的土地用來種葡萄!
從《談判專家》看今天內地觀眾需要怎樣的港片
5個月入境旅客超過1400萬!澳門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