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

  • 【來論】閻偉寧:香港回歸日 同胞歡慶時

      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7週年,整個城市都沉浸在熱烈喜悅的氣氛中。街頭巷尾彩旗飄飄,香港同胞的臉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和歸屬。無論是在繁華的商業區還是寧靜的住宅區,都能感受到這份獨特的喜慶和歡欣。...

    07-01

  • 【來論】程燕:中央惠港陸續來 香港明天會更好

      香港回歸祖國即將迎來27周年。中央再次出台支持香港發展的新措施,宣布大幅提升內地居民旅港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香港特區政府和市民表示熱烈歡迎並衷心感謝中央的殷切關心。

    06-29

  • 【來論】傅健慈:法治營商不變 長治久安可期

      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紀念日前夕,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在立法會午餐會以“香港的變與不變”為主題致辭,指出香港回歸以來的“六不變”“六變”,提出“六個守住”迎接香港新一輪大發展,再次傳遞中央矢志堅守、港人全力擁護...

    06-29

  • 【來論】屠海鳴:中央惠港再放大招,香港必須抓住機遇

      在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央再次出台支持香港發展的新措施!

    06-29

  • 【來論】嚴剛:勵精圖治 在灣區融合中強化創科競爭力

      兩年來,新一屆特區政府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秉持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勵精圖治,在深化大灣區融合協同發展中,不斷強化創新科技實力,提升香港競爭力,為市民謀求幸福感滿足感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發展成果。

    06-28

  • 【來論】吳建東:激活中華文化魅力,助推香港文旅發展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與議員近日探討如何體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並指出香港己成立中華文化辦公室,宣揚和推動中華歷史。特首強調政府會不斷推動文旅融合,舉辦具特色的文化、古蹟、創意、綠色旅遊項目。 另外他又提到,旅遊...

    06-28

  • 【來論】屠海鸣:李家超履職兩年,善作為不辱使命

      再過三天,香港回歸祖國將迎來27周年,行政長官李家超和第六屆特區政府履職也整整兩年!把這兩年放在回歸祖國27年的時間段審視會看到什麼?不難發現:香港實現了歷史性的變化!

    06-28

  • 【來論】林德成:香港將成為“全球最大資管中心”龍頭

      日前,瑞銀集團行政總裁安思杰(Sergio Ermotti)在瑞士琉森大學演講時表示,香港的財富管理業務正以每年7.6%的速度增長中,按目前增長速度估計在2027年或之前將會超越瑞士,並有機會取代瑞士成為全球財富管理...

    06-27

  • 【來論】譚鎮國:競爭力升振奮人心 善用優勢穩中求進

      最近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布的《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在67個經濟體中,香港排名由去年第7名上升兩位,成功躋身“五強”,擲地有聲地反擊了外力的失實妄論,還香港各界一個公道。

    06-27

  • 【來論】劉兆佳:中美國際競爭優勢分析

      隨著美國霸權相對衰落、國內孤立主義盛行,中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對其所作的安全承諾感到信心不足,而對中國可提供的經濟發展機遇信心上升。中國的國際競爭優勢正變得越來越明顯。

    06-27

  • 【來論】高松傑: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周年 社會發展市民生活越來越美好

      還有幾天便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七周年的大喜日子,近日街頭除了出現國旗區旗和慶回歸的宣傳外,筆者在九龍見到非常有意思的旗海“團結一致拼經濟。齊心協力促發展”。

    06-27

  • 【來論】屠海鳴:內地餐飲來港“水土不服” 應如何看待

      最近,香港連續出現內地入駐的餐飲店退租,包括檸檬茶飲品店“檸濛濛手打香水檸檬茶”、湘西菜館“蘿蔔向南”,以及來自廣州的小食店“咕嚕丸子屋”,這些都是內地頗具名氣的餐飲品牌,在內地經營多年,在內地多個省份開設分店頗多。...

    06-27

  • 【來論】屠海鳴:“嫦娥”飛天攬明月 香港貢獻載史冊

      2024年6月25日,是舉世矚目的重要日子!這一天,攜帶着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採集樣品的嫦娥六號於北京時間14時07分安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這是人類探月的里程碑事件。

    06-26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