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
拉英澳聲援 立陶宛的反華之路能走多遠?
立陶宛在求助歐盟解決對華貿易遭遇“打壓”收效甚微後,開始在國際社會上尋找“反華戰友”。當地時間8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倫敦會見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時表示,對中國向立陶宛使用“強制性”貿易做法感到失望。立陶宛不改正自己錯誤...
02-09
-
布林肯訪亞太欲長遠布局 地區國家或存顧慮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美國時間2月7日開始出訪亞太地區,包括前往澳大利亞出席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成為布林肯此行的顯性議題,各國將討論在印太地區協調抗衡中國的軍事影響力。受訪學者指出,長...
02-08
-
德美首腦會晤 能否一致抗俄?
德國總理朔爾茨與美國總統拜登於當地時間7日在華盛頓會晤,焦點之一是尚未降溫的俄烏危機,而美德能否在“北溪二號”項目上意見一致,成為關鍵問題。受訪學者形容,“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德國既不敢得罪美國,也惹不起俄羅斯,恐怕...
02-08
-
香港疫情再暴發 專家指應堅持“動態清零”
香港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持續上升,2月7日新增614宗確診個案,初步確診逾600宗。自除夕以來的短短一周內,香港本地確診暴增超過1800宗,形勢不容樂觀。專家直言,香港疫情一再暴發,顯示政府防疫政策路線搖擺。目前香港仍然...
02-07
-
中俄攜手合作 美國並不樂見
中國及俄羅斯2月4日舉行首腦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白宮回應耐人尋味。白宮發言人表示,美中保持“很高層級直接接觸”,並稱歐洲若發生衝突會影響中國在世界各地利益。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6日則警告中國說,若俄羅斯入侵烏克...
02-07
-
台當局借冬奧會耍“獨”戲 顏面盡失
北京冬奧會2月4日開幕前,台灣一位參賽選手因在社交媒體曬出一段身穿中國國家隊隊服的訓練視頻,遭到台灣綠媒“群攻”,表演了冬奧會前又一出抹黑大陸的“獨”戲。縱觀台當局近半年來借冬奧會的種種“抵制”行為,受訪學者指,台當...
02-05
-
冬奧開幕 美政客抹黑不止
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夕,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佩洛西公開敦促美國運動員別“冒險激怒中國政府”。多位美國國會議員還發聲要求保護“美國運動員的人身安全、言論自由及個人隱私”。受訪專家直言,這些操作都是為了繼續醜化中國。
02-05
-
緬甸變局1周年 面臨安全政治經濟三重困局
緬甸政權改變1周年之際,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月28日舉行會議,討論緬甸當前局勢。受訪學者指出,緬甸當前安全、政治、經濟局勢都不樂觀,不過相信該國最終會走上民主轉型道路。
01-28
-
美國為何要求中國介入俄烏危機?
俄烏局勢膠著之際,美方突然向中國喊話,期待中方能發揮影響力,扮演建設性角色,協助化解俄烏危局。受訪學者指出,美國這一要求凸顯對烏克蘭局勢升級的擔憂,中方會根據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來表明立場,但不太可能對俄羅斯施加美國所...
01-28
-
朝鮮一月射6輪導彈 專家:意在迫使美方對話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1月27日發佈消息指,偵測到當地時間當天早上8時前後,朝鮮從東海岸鹹興市附近發射了兩枚疑似彈道導彈。這已是朝鮮本月進行的第六輪導彈試射,美國表示譴責。受訪專家認為,朝鮮這一波密集發射,是警告美國不要再...
01-27
-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還能撐多久?
路透社26日援引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立陶宛政府正考慮要求台灣更改“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中文名稱。台“外交部”當日迅速“辟謠”稱從未接到更名要求,立陶宛總統辦公室則拒絕評論,外交部也未有回應。受訪學者直言,出現“更名風...
01-26
-
深度訪談:美國擬以疫情為由撤離在華外交官,最後會打誰的臉?
美方在這一時間點向大型媒體放出這一消息,有著明顯的政治動機,在某種程度上非常不道德,更談不上友好。美國為了轉移抗疫不力、通脹等國內壓力,可能繼續拿中俄說事,來轉移國內的視線。
01-26
-
美國擬以疫情為由撤離在華外交官 政治操作意味濃
路透社1月25日援引消息人士指,由於美國政府無力阻止中國當局對駐華外交人員採取所謂“侵入性的新冠防控措施”,美國國務院正準備“授權撤離”在華外交官及其家人。受訪學者直言,此舉抹黑中國的政治動機明顯,不過美國終將自食其...
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