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頭條

港澳

大灣區

台灣

內地

國際

財經

視頻

圖集

電訊

評論

通說

政府發佈

社團

藝苑

旅遊

美食

“自梳”盤起時代縮影 香港浪人劇場攜作品登陸江西

2025-05-07 18:4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香港新聞網5月7日電  (記者 譚暢)輕輕打開浪人劇場Studio的大門,入目所見是一片黑色的排練用空地。不太大的場地內,道具、樂器等佈局有致,各式參考書籍在書架上碼放整齊。這間隱於一棟工業大廈內的劇團,將一種獨屬於香港的蓬勃生命力展現在中通社記者眼前。

早於2006年成立的浪人劇場,多聚焦於改編香港文學為劇場進行演出。劇團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藝術機構,將在明年迎來成立第20周年。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接受中通社專訪時表示,今年5月24日至25日,劇團更將赴中國江西參與會昌戲劇季,呈現經典作品《暗示》。

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

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

《暗示》圍繞香港一位“媽姐(終身不嫁的女傭)”,和一位失意青年的故事展開。該劇表現形式獨特,將來自於不同時代的兩人,共同呈現在一個舞台上,割裂又交織地表演著自己的獨角戲。

“媽姐”是香港的一種獨特文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廣東順德等地區大批女子拒絕婚嫁,藉工作走出封閉的家門;但隨著當地絲業式微,其中有一批人流向香港等地當女傭,這類人便被稱為“媽姐”。劇中的主角,便生活在1960年代的香港。現時,這一職業已漸漸消失在歷史中。

“媽姐有種堅毅和忍耐的精神,她們是自力更生的,也是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譚孔文說。媽姐選擇“自梳”後,會把頭髮像已婚婦女一樣盤起,再不嫁人;或許透過她們的生活,也能觀照出現代人心靈的空虛。

飾演“媽姐”的杜艷珊(右)、飾演少爺黃家峻

飾演“媽姐”的杜艷珊(左)、飾演少爺黃家峻

飾演“媽姐”的杜艷珊(右)、飾演少爺黃家峻

飾演“媽姐”的杜艷珊

譚孔文指,自己在構思劇本時,不止是採用像香港早期電視劇的處理方法,而是希望有更詩意的表達。例如,他在劇裡加入了“馬頭”的意象,藉此表達媽姐難以言說的內心,既是寫實,也是寫意。

除了《暗示》,更有木偶和劇場的創新融合,劇團將於10月至11月邀請旅法中國偶戲藝術家楊輝,到香港合作演出。浪人劇團監製林碧芝告訴記者,楊輝是享譽國際的華人偶戲大師,他是出生於中國的第五代木偶大家庭。父親楊勝是北派布袋戲的創始者。楊輝大師曾是“莫里哀戲劇獎”史上第一位來自亞洲的表演嘉賓、“法國沙勒維爾-梅濟耶爾市國立高等偶戲藝術學校”唯一的亞洲教師,是當代世界重要藝術節慶活動力邀演出的木偶大師。去年,譚孔文與林碧芝特地去了法國觀看偶戲藝術家楊輝的演出和教學,得到靈感共同創作出新的人偶同台節目。

譚孔文透露,相關演出將改編自香港作家西西的《象是笨蛋》。西西熱衷於收集玩具,不少作品與玩偶有關;譚孔文開始思索“能否真的做出一個木偶劇?”。機緣巧合下,他與楊輝相識,達成合作,將採取“人偶同台”的模式,人與木偶互動表演,帶來新的表現形式。

(左起)導演:譚孔文、演員黃家峻、演員杜艷珊、樂師陳庭章

譚孔文透露,相關演出將改編自香港作家西西的《象是笨蛋》

談及劇目連番上演的展望時,譚孔文說,浪人劇場的宗旨除了改編香港文學、關注香港文化演出外,還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演出帶到內地及海外的更多地方,做不同文化交流。“因為我們本就是‘浪人’劇場呀。”他笑道。

(右起)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華人偶戲大師楊輝及太太、法國戲偶中心負責人(攝於法國沙勒維爾-梅濟耶爾)

採訪當晚記者還觀看將在5月15日起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演出的《虎豹別墅》的彩排。2008 年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曾為香港話劇團以“虎豹別墅”為主題創作《虎豹別墅》,成績斐然。17年後,他將延續舊作以此為題創作全新演出。 2025 年浪人劇場《虎豹別墅》是一齣揉合個人情感及社會記憶、遊走在神話和傳記之間的“仿 Cabaret”演出,期望觀眾從娛樂中感受已消逝的詭異,建構真正的美。 誠如德國戲劇藝術家布萊希特在《戲劇小工具篇》如是說:“戲劇就是要生動地反映人與人之間流傳的或者想像的事件,其目的是為了娛樂。”

《虎豹別墅》片段

2025年浪人劇場《虎豹別墅》是一齣揉合個人情感及社會記憶、遊走在神話和傳記之間的“仿 Cabaret”演出,期望觀眾從娛樂中感受已消逝的詭異,建構真正的美

浪人劇場《虎豹別墅》將在5月15日起演出

(完)

【編輯:洪少葵】

相關新聞

“上葡京藝術文化展館”開幕 首展《葡京:澳門故事
05-09
“今日君再來”:鄧麗君逝世30周年音樂會在香港舉辦
05-09
全港戲院日火熱 《水餃皇后》致敬“獅子山精神”
05-08
香港“五學並舉”之校園武藝教材新書發佈
05-08
首頁
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