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5月6日電 施政報告提出舉辦“香港非遺月”,推動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康文署非遺辦為響應國家每年六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於六月主辦首屆“香港非遺月”,以“香港處處有非遺”為主題,推出系列豐富多元的活動。
首屆活動將包括超過80場非遺表演、60個非遺互動體驗攤位和20個“非遺精華遊蹤”導賞團,提升市民及旅客對香港及內地非遺的認識,親身感受非遺的文化內涵和樂趣。
整個月的活動將涵蓋超過100項非遺項目,逾50名非遺項目工作者參與,當中包括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預計這個年度非遺月的總參與人次不少於10萬。
全港不同地區於六月的多個周末及周日將舉辦嘉年華或同樂日,適合不同年齡人士參加。當中,重點節目有免費的“非遺精華遊蹤”考察活動,精選六個地區,包括油尖旺、荃灣、大埔、沙田、東區和離島區,帶領市民和旅客探索社區的特色非遺。
“香港非遺月2025”開幕典禮暨非遺嘉年華於5月31日及6月1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以非遺節慶遍香江為主題,舉行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長洲飄色匯演、英歌、粵劇選段、舞龍/舞獅等表演;亦有葉問詠春、海陸豐/鶴佬水上人傳統婚嫁儀式中的陸上扒龍舟及舞麒麟等互動攤位供市民參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