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5月7日電 美媒5月6日指,首批載有面臨145%“對等關稅”中國貨物的貨船正陸續抵達洛杉磯港,港口負責人指這些船載有的中國貨減少超過一半。有物流公司預計很快導致消費商品短缺。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表示,本周港口貨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35%,目前進港船隻載有的中國貨物減少了50%以上。原本預計5月有80艘船到港,但其中20%已被取消。6月也取消13次到港安排。許多進口商取消先前訂單,因為美國企業不願為高額關稅買單,中國商品已漲價一倍以上。
物流公司飛協博(Flexport)首席執行官彼得森表示,一些零售商寧可付費將產品積壓在中國倉庫,也不願進口到美國支付關稅。他補充道,這可能導致交貨量下降60%:“庫存售完只是時間問題,然後你就會看到短缺。到那時,價格就會上漲。”
美國零售聯合會預計,2025年下半年美國進口量預計將同比下降至少20%。來自中國的進口下降幅度將更加明顯,摩根大通預計將減75%至80%。
另外,中國外交部網站7日消息,應瑞士政府邀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9日至12日訪問瑞士,與瑞士領導人及有關方面舉行會談。訪瑞期間,何立峰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
而貝森特當地時間6日也宣布將與中方會談,並表示美國無意與中國經濟“脫鉤”,而是尋求在關鍵領域實現公平貿易。
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雙邊貿易額在2022年達到創紀錄的6900億美元,顯示兩國經濟高度相互依存。 然而,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出口管制、投資限制以及關稅政策加劇了雙邊緊張局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