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5月6日電 台灣當局衛福部門食藥署“豬肉儀表板”日前顯示,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豬肉檢測出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常見一種)引發民眾恐慌。台北市衛生局6日表示,立刻啟動“豬肉標示查核暨抽驗專案”,加強市售豬肉產品的來源管理與安全把關。
台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4月29日一批22.99噸來自澳大利亞的豬肉檢測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台灣自2021年元旦起開放“萊豬”輸入,此為首次檢測出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
衛福部門聲稱,這批豬肉產品萊克多巴胺含量低於現行規定的標准值,且根據食安法規定,不會針對合法產品要求標示或公布流向。
台北市長蔣萬安5日表示,捍衛民眾的食安不容退讓,接下來一定要站在捍衛民眾食安立場,在民眾關心的包括食安、能源政策等議題,投入更多心力。
台北市衛生局6日指出,立即啟動“豬肉標示查核暨抽驗專案”,針對轄內傳統市場、超市及餐飲業等各類渠道,抽驗20件豬肉產品,檢測“乙型受體素”(含萊克多巴胺),同步查核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300件,以確認業者標示正確、來源清楚。衛生局強調,將持續依據風險管理原則加強查驗,若發現產品檢出不符規定,或標示不實、來源不明,將依相關規定嚴辦,絕不寬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