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5月4日電 台灣開放“萊豬”輸入逾4年,首批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近期登台,台當局衛福部門稱用藥殘留符合標準。中國國民黨4日要求,各地方政府應監測流向並強化配套措施。
台食藥署“豬肉儀表板”統計顯示,4月29日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22.99噸豬雜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為台灣2021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後的首次。
衛福部門稱,這批進口豬肉產品,包括豬肝、豬腳、豬腎及豬頭皮等部位,其萊克多巴胺含量遠低於台灣現行規定的標准值。
國民黨地方民代表示,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地方衛生局應要求販售散裝或豬肉加工品時,標註是否使用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也呼籲民眾多多食用優質本土豬肉。
藍委許宇甄則強調,台灣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民進黨當局稱要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該做法是“未談先降”,台灣絕不能允許豬肉進口標示產地措施取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