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說:中美誰先打電話?美學者有另一答案!分享到:
![]() ![]() ![]() ![]() ![]() ![]() “大家都在談論中美誰會先打這個電話?”就媒體關注中美之間的高層對話之際,美國著名亞太研究學者丹尼斯·西蒙(Denis Simon)卻給出了另一個答案! 為了讓在華美商更掌握中美貿易之間的現狀,香港美國商會4月24日舉辦研討會,聚焦關稅戰。作為圓桌會議嘉賓,西蒙在活動期間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提出中美雙邊關係的改善,也許到最後不是一個由上而下的過程,而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過程。 香港中通社圖片 西蒙提出,是否可以擴大民間交流,繼續從教育、科技、文化等議題創造一種上升勢頭,開始影響決策者,使他們相信兩個社會實際上可以以雙贏的方式相互接觸,並從這些領域的成功中受益。 “不是所有事情都要與特朗普有關。”西蒙指出,自己也參加了與人工智能和人才有關的活動,社會上也有流行病學、健康等相關議題的交流,也可以非常有效。他坦言,民間的交流未必有很大影響,但至少已經在嘗試。他認為這在短期內,是個比較有效的交流途徑。 對於中美關係,西蒙以1971年中美的“乒乓外交”作為例子,認為當時打乒乓球有助於促進兩國關係,而現在就像在打一場更艱難的乒乓球比賽,這種反復的博弈並不能達成目標,也不會因為誰輸了最後回到談判桌。 “美國人應該更深入、更深刻地了解中國,這方面做得還不夠,無法幫助與中國合作解決實際問題。你必須用中國視角看世界,摘下美國人的眼鏡,戴上中國人的眼鏡。” 近來美方不斷有消息稱中美之間正在談判,甚至將會達成協議,但中方24日明確表示“這些都是假消息”。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Michael Hart(何邁可)在會議期間接受中通社訪問時表示,很難猜測中美之間談判的時間框架,但美國和中國都會從雙邊貿易中受益,希望雙方能夠找到解決關稅問題的方法。 何邁可表示,企業一直是中美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美國企業是中美之間有益的橋樑。美國前國務卿Kurt Campbell(坎貝爾)當天在論壇亦稱,“商業一直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 美商界的這種務實態度與特朗普政府的對抗性姿態形成有趣對比。據美媒報道,儘管白宮考慮下調關稅,但方案中仍保留“分級徵稅”思路——對“不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商品徵收35%關稅,而對“涉及美國戰略利益”的商品則徵收至少100%關稅。這種區別對待的做法,反映出美國政府試圖在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同時,維持一般商品貿易的“鬥而不破”狀態。 對此,西蒙在香港美國商會的研討會上提出“由下而上”改善中美關係的思路,可能是一個破局之法。 與此同時,美商界和學界的這些呼聲,反映了在中美高層對話陷入停滯情況下的務實思考。正如西蒙所言,若高層之間交流沒有明顯進展,更凸顯出基層交流的價值。(完) 【編輯:黎金良】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