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馬逢國當選港區人大代表團團長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3月4日電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3日早上啟程赴京。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分享本次參會的主要建議,包括推動大灣區融合、加強兩地科技和教育合作,以及提高內地旅客免稅額等。 昨晚,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選舉馬逢國擔任香港代表團團長,陳勇、吳秋北擔任香港代表團副團長。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瓊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之年,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五周年,她要求自己更要發揮好橋樑作用,把中央的聲音傳遞到香港,把港人的心聲帶到中央。各位代表委員對會議都十分期待,各自都有準備很多建議和提案,尤其是有關提高內地遊客免稅額的建議,得到許多代表委員支持。她提出促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等建議,希望助力國家金融強國建設。 圖為人民大會堂。 香港中通社圖片 倡推進兩地創科教育交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補充,有關提高免稅額的提議準備了接近一年,集合了市民專家等人的意見。陳勇提出的建議主要涉及推動香港發展經濟,惠及民生,發揮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功用,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紅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表示,就香港發展和兩地民生議題,提出大約有20多項建議及議案。工聯會提出,開放更多“一簽多行”的內地城市,推動盛事發展,推動前海合作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錦良透露,教聯會早於1月初向教育界發出文件,收集歸納為五項建議,分別是,推進兩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加強兩地創科教育交流合作、推動職業教育合作、加強香港推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以及藉助2025年全運會全面發展香港體育事業。本港教育界關注科技創新、高等和職業教育等的合作領域,希望能善用香港院校優勢為國家發展以至“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多人才。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則計劃建議制定屬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中醫藥發展藍圖,尤其是香港即將會有中醫藥專員上任,協助制訂本港中醫業發展藍圖。內地與香港一脈相連,各有優勢,前者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後者則擁有世界級檢測中心,備受國際認可,必須共謀、共享,才能把中醫藥發展做大、做強。(完) 【編輯:俞丹鳳】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