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港股成資本“避風港” 這三大行業受追捧香港新聞網5月8日電 今年一季度恒生指數漲幅高達15.25%,港股市場的爆發令人矚目。然而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全球資本市場步入動蕩期,相比A股、美股市場,港股的高股息策略表現更突出,是長期優勝策略,相關數據顯示,港股市場上高股息率的股票呈現出明顯的行業聚集特征。 在政策不確定和資本市場震蕩行情下,高股息策略正在展現出長期配置的防禦價值,投資者更多地重視其“避風港”屬性。根據2025年最新數據,港股市場上高股息率的股票呈現出明顯的行業聚集特征,主要集中在能源、銀行、公用事業及部分央企領域。 以恒指成份股為例,Wind的統計顯示,截至5月7日收盤,83只港股藍籌股中,總共有49只股息率(TTM)超過4%,其中東方海外國際、中國宏橋的股息率超過10%。 東方海外國際的主要業務為貨櫃運輸及物流,2024年上半年每股派息0.63美元,已於2024年10月派發;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1.32美元,將於2025年6月30日派發。全年累計股息(含中期股息)達1.95美元,股息率高達13.48%。 中國宏橋是一家鋁產品製造商,董事會建議派發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02港元,連同中期已派發的股息每股0.59港元,2024年度累計派息每股1.61港元。這一派息水平較2023年度的每股0.63港元大幅增加,創下歷史新高。 銀行板塊同樣是高息股的集中地。 匯豐控股、恒生銀行均為香港傳統高息股中的典型代表,最新股息率分別達5.93%、6.25%。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的股息率均超過6%,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的股息率也居於前列。內地銀行股的分紅連續性強,且港股估值相較於A股存在折價,這使得其在港股市場的股息率優勢更為突出。 公用事業領域的高息股也不在少數。港鐵公司、中華煤氣、電能實業、中電控股等的股息率長期穩定在3%—5%之間。此外,房地產信託基金也是傳統高息資產,領展房產基金的股息率達6.61%。部分高分紅央企在港股市場也備受關注,例如中國移動的最新股息率達6.11%。 在能源板塊中,煤炭、石油等細分行業的表現也格外突出。 中國石油、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化的最新股息率均在7%以上。中國神華的最新股息率也達到8.14%,公司計劃在2025年至2027年,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於當年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的65%,并考慮實施中期利潤分配。此前,瑞眾人壽舉牌中國神華港股,被解讀為中長線資金對高股息資產的配置需求和價值認可。 興業證券認為,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且當前流動性環境寬鬆,無風險收益率下降至3%以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能够提供穩定高收益的優質資產相對稀缺,港股市場股息率達8%甚至更高的優質價值股獲得青睞。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高股息策略在帶來確定性收益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風險,投資者需警惕“高股息陷阱”。證券時報引述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發言時說,在投資港股高息股時,不能僅僅依據股息率的高低來選擇標的,需要從多個維度對企業基本面進行深入考量,以挖掘出真正具備高息投資價值的股票。可使用過去五年的平均股息率、預期股息率等財務指標,來刻畫持續和預期的股息率情況;用ROE均值-標準差、淨利潤同比加速度等指標,選出具有一定盈利能力且盈利能力波動率較小的企業。 同時也要防範部分公司股息率過高可能隱含著業績下滑的風險或債務風險。典型的如房地產企業,在行業調整期,一些房企為了維持股價,可能會通過高股息來吸引投資者,背後卻是業績的持續惡化和債務的不斷累積。當企業無法承擔高額債務時,違約風險大增,股價也會大幅下跌,投資者不僅無法獲得持續的高股息,還可能遭受本金損失。(完) 【編輯:錢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