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廣東詞 好在廣東歌”書籍分享會圓滿舉行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10日電 為響應2025香港閱讀周,由“香港閱讀+”與商務印書館(香港)聯合主辦之“閱讀廣東詞 好在廣東歌”書籍分享會,本月初在銅鑼灣誠品書店9樓FORUM圓滿舉行。活動邀請了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教授朱耀偉、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啓泰,詞作家陳詠謙及音樂人岑寧兒擔任嘉賓。 “閱讀廣東詞 好在廣東歌”書籍分享會本月初在誠品書店舉行。 “療癒系唱作人”岑寧兒。 以“療癒系唱作人”著稱的岑寧兒強調音樂本質為創作者與自我對話之橋樑,進而延伸至聽眾之共鳴。歌曲無需為聽者提供明確答案,若能藉旋律與詞句抒發難以言喻之情緒,令聽者覓得心靈舒暢,即完成其使命。 詞作家陳詠謙於對談中闡述其創作理念,坦言自身亦常需精神鼓舞,故傾向透過歌詞傳遞正向能量。他將流行音樂喻為“現實世界的避風港”,認為即便看似荒誕的曲調,亦能為聽眾提供短暫抽離壓力之契機。其筆下經典《高山低谷》中“你快樂過生活,我拼命去生存”之句,既直擊都市生存困境,亦以坦率共鳴賦予聽者直面挑戰之勇氣。 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教授朱耀偉(左起)、詞作家陳詠謙、音樂人岑寧兒及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啓泰出席分享會。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啓泰透過臨床經驗、學術基礎及社區實踐,探討運用廣東歌增進精神健康的可能性。他推廣自製“好係我歌單”,也論述到聆聽者之音樂選擇與其情緒狀態的關係。陳醫生指出,當代青年身處數位化時代,面對之挑戰與經歷迷茫較過往更為複雜,傳統勵志歌曲如陳百強《摘星》之積極正面敘事,未必能全然符合青少年之經驗及預期。反之以“負負得正”之邏輯,先抒發負面情緒再建立共情,反而更能令到聽衆找到出路。 香港大學朱耀偉教授則從學術視野剖析音樂文化之社會功能。他特別提及陳詠謙作詞之《Cardigan》,坦言此曲令其重溫青年時期情懷,印證音樂跨越時空之療癒力。 是次分享會透過跨領域對話,深度解構廣東流行音樂如何以藝術形式回應社會脈動,既為個體提供情感出口,亦為城市文化積澱精神厚度。參與分享會的嘉賓一致認同,在急速變遷的當代社會中,廣東歌將持續以獨特敘事語境,承載集體記憶,凝聚世代共識。(完) 【編輯:黃璇】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