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記憶”推出“五六十年代澳門婦女的社會生活”網上展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3月8日電 藉着一年一度“三八國際婦女節”的來臨,澳門基金會開展的“澳門記憶”文史網(www.macaumemory.mo)特別推出“巾幗傳統——五六十年代澳門婦女的社會生活”網上展覽,展覽輯錄自1956至1961年發表在婦聯會報《澳門婦女》上的作品,當中的精彩篇章,輔以幽默的插畫,立體地展現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婦女在社會、家庭生活中的實況。 是次展覽由澳門基金會與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合作推出,內容取材自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創刊於1956年的《澳門婦女》。該月刊內容以婦女教育、生活百科為主,除了特寫、新聞故事外,還包括大嬸講古、彩姐談心、桂姐信箱、孩子與我、主婦日記等特色欄目,部分作品以粵方言書寫,筆觸輕鬆活潑,讀起來親切生動。澳門記憶編輯部經梳理歸類,網上展覽按主題涵蓋“職場點滴”、“戀愛婚姻”、“養兒育女”、“家庭鄰里”、“婦幼衛生”以及“生活雜談”六個類別,呈現了婦女在當時社會的生活點滴及心情。 “巾幗傳統——五六十年代澳門婦女的社會生活”網上展覽 1960年代婦女職業形象日顯,婦女在家庭與工作之間,承擔着多重角色與責任。時至今天,澳門婦幼事業有長足的發展,離不開各階層婦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一代代婦女對家庭和社會的奉獻。讀者透過展覽,可閱讀到半世紀前澳門婦女對於戀愛婚姻、養兒育女、家庭關係等方面的困惑、體會與經驗分享。展覽並附同時期有女性身影的澳門老照片,生動再現澳門當時的社會面貌、婦女的生活場景以及所思所想。 “澳門記憶”文史網於2019年推出,是澳門基金會一項全面挖掘和整合澳門歷史資源的龐大文化保育工程。文史網特設“網上展覽”欄目,開站至今已累積十多個展覽,涵蓋澳門歷史、地理、社會、風俗、文化等多個範疇,內容各具特色,寓教於樂,深受大眾歡迎。 如欲掌握更多“澳門記憶”的最新動態,除可瀏覽網站外,還可關注“澳門記憶”的Facebook專頁、微信訂閱號及Instagram(ID:MacauMemoryFM),添加微信個人號為好友(ID:MacauMemoryExpress),或關注今日頭條賬號“澳門記憶MacauMemory”。 【編輯:黃璇】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