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團

香港:擬對人才簽證受養人享“本地生”資格設限

分享到:
2025-03-20 10:3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20日電 據香港現行安排,持人才入境計劃受養人簽證的學生均列為“本地學生”,入讀本地大學並獲公帑資助。外界質疑“本地學生”定義過於寬鬆,影響學位競爭的公平性及公帑運用。教育局19日在立法會回應,提到本學年經聯招入讀教資會資助首年學士學位課程的受養人數目為185人,按年急升近兩倍。教育局長蔡若蓮表示,當局或考慮簽證持有人在入學前居住一段時間才可獲本地生學費資助。

據Yahoo新聞報道,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指,自2022年推出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等,直至今年2月底,共收逾45萬宗申請,當中逾29萬宗獲批,同期共19.6萬名人才抵港,部分人才攜同家眷來港落戶。

中通社資料圖

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以受養人身份獲准來港的18歲以下未婚及受養子女共約13.2萬人。據大學聯招處資料,從 2022/23 年至2024/25 年,三個學年期間,通過大學聯招辦法途徑獲教資會資助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錄取的受養人數目,分別為 62、68 及 185人,最新數字較前一年急增近 2 倍。

教育局早前表示,正檢視專上院校收生有關“本地學生”的定義,蔡若蓮表示相關工作“目前進展順利”,目標在新學年聯招開始前、即今年底前公布檢視相關“本地生”定義的最終方案。

她續指,當局將保障本地生入學機會,八大每年提供1.5萬個學額不變,而非本地生以額外超收形式入學,以確保對本地學生的公平性。

目前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本地學生學費水平劃一為每年4,2100元,修讀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均不獲公帑資助。蔡若蓮指,當局未有計劃改變現時原則或安排,但指當局會考慮參考其他國家地區做法,檢視學費資助的條件及要求,例如考慮有關簽證持有人必須於入學前在香港通常居住一段時間,才可以享有本地生學費資助,確保公帑善用。(完)


【編輯:王少喆】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