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囍存檔案”展覽 探索本地婚嫁印記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9月2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2日推出本年度的專題展覽──“囍存檔案”,與公眾一起回顧香港婚姻制度及婚禮習俗的發展。 香港的民事婚姻法例最早可追溯至1852年。在這超過170年的漫長歷程當中,婚姻登記條例和制度經歷了哪些轉變?為甚麼早年的婚姻登記官會由土地登記官兼任?傳統婚禮場景、儀式和慶祝活動又有甚麼特色?“盲年效應”是都市傳說,還是真有其事? 圖源:政府新聞處。 “囍存檔案”展覽展出超過70件精選展品。除本館館藏外,亦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入境事務處及香港聖公會檔案館的展品,引領公眾發掘上述有趣資訊,以及探索以下的香港婚姻制度和習俗沿革: 婚姻法例生效前的結婚形式; 日佔時期締結婚姻的有效性;以及 1971年確立的一夫一妻制。 圖源:政府新聞處。 隨着時代演變,不少傳統婚禮習俗已經從簡或者不再流行。展覽展出的“過大禮”物品清單、結婚啟事、以大紅花轎迎娶新娘等圖片,讓公眾回顧昔日香港婚禮習俗的片段。此外,展覽亦回顧婚姻登記處的發展,例如首個婚姻登記分處於1956年在九龍開設、婚姻註冊處(現稱婚姻登記處)總署於1962年遷至香港大會堂高座等,這些都是充滿市民大眾集體回憶的地方。 “囍存檔案”展覽由2日起逢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45分(公眾假期除外)在九龍觀塘翠屏道十三號香港歷史檔案大樓二樓展覽廳展出,免費入場。為了豐富參觀者的展覽體驗,展覽廳入口處更新設以傳統婚嫁為主題的立體錯視布景板的“打卡”位。參觀者完成展覽單張內的小任務,更可獲取精美紀念品。 為了方便未能前來參觀的公眾,歷史檔案館另設網上展覽,其Facebook專頁亦會分享專題展覽的精選館藏和有趣故事。 歷史檔案館稍後亦會在本港不同地區巡迴展出本次專題展覽,詳情稍後會於政府檔案處網站和Facebook專頁公布。如有查詢,請致電2195 7700或電郵至proinfo@grs.gov.hk。 (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