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夏寶龍再次調研澳門的深刻含義

分享到:
2025-05-13 10:4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自5月8日起接連六天在澳門考察調研。夏寶龍向澳門社會廣泛轉達了習近平主席對澳門同胞的親切問候和真摯關懷,以及中央對澳門新一屆特區政府開局良好的充分肯定。

圖源: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

截止昨日,夏寶龍已經在澳門調研5天,他分別會見了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以及特區行政、立法、司法機構主要負責人;與老一輩愛國愛澳代表人士會面交談,與澳門特區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茶敘,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考察了媽閣廟、海事博物館,並乘船考察澳門海域,到新城C區、大熊貓館實地調研,深入瞭解澳門多元產業發展用地規劃情況;在政府總部與社團代表座談,瞭解澳門的基層治理情況;到林則徐紀念館、冼星海紀念館、望廈村等地考察,希望澳門用好愛國元素,推展愛國主義教育......

縱觀夏寶龍此次澳門調研,行程緊密,點多面廣,主題明確。即: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去年12月澳門重要講話精神,督促澳門在“自身發展”和“貢獻國家”兩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夏寶龍再次到澳門考察調研,也引起了香港社會的極大關注。連日來,《大公報》、《信報》等香港主流媒體用極為重要的版面報道了夏寶龍考察調研的各檔新聞,TVB、NOWTV等電子媒體全天在各個新聞段第一時間進行了跟蹤報道,香港市民通過這些媒體,再次感受了夏寶龍主任的親民、熱誠、坦誠的感染力和親和力。

夏寶龍自2020年2月擔任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以來,堅決貫徹落實習主席和黨中央、中央政府的治港治澳方略,整個港澳系統的工作務實貼地,對港澳兩個特區的指導、督促、協調、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夏寶龍繼去年5月南下澳門調研後,再次入澳調研,蘊含深意,許多亮點值得港澳兩個特區共同關注和思考。

寄語工商界,堅定發展信心

今年3月28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指出:“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

夏寶龍昨天在出席澳門工商界人士座談會時特別強調指出,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要深刻領會習主席講話精神,中國不會像個別國家那樣“把大門關起來”,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夏寶龍表示,無論是過去、現在和將來,港澳在國家大局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專門提到,馬萬祺在抗戰時期衝破重重阻力,籌款籌物,支持抗戰;霍英東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歷盡千辛萬苦,為國家運輸急需物資;改革開放後,港澳工商界、企業家率先投資內地,內地60%以上的外資、廣東省90%以上的外資均來自港澳。當下,港澳工商界、企業家依然是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夏寶龍指出:“商人是有祖國的,任何時候都要和國家站在一起!跪舔個別國家沒有出路”,“個別國家現在對我們打貿易戰、科技戰,未來還可能打各種各樣的‘戰’,港澳工商界、企業家只有始終與國家站在一起,才有出路。”

夏寶龍對港澳工商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一是發揚鬥爭精神。面對外部壓力,要始終與國家站在一起,堅決與霸凌主義做鬥爭,才能贏得未來。二是堅定發展信心。中國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不是輕易能打垮的,面對個別國家的打壓、抹黑、圍堵,港澳要堅定信心,看見未來,揭露一些外國反華勢力利用港澳危害中國的險惡用心和邪惡本性,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唱響港澳經濟光明論。三是發揮自身優勢。港澳工商界、企業家擁有聯通世界的優勢,要主動做好內聯外通的工作。夏寶龍提到,這幾天,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正率領包括內地企業家在內的工商代表團出訪中東,這開了一個好頭。四是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

夏寶龍的以上講話,是說給港澳工商界、企業家的知心話、暖心話,令大家更加清晰地領悟中央應對變局的策略,以及港澳貢獻國家的方向和重點,讓大家應對挑戰更有底氣和信心。

縱論“適度多元”,促重點突破

習主席去年12月在澳門的重要講話中提出“4點希望”。首要一點就是“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夏寶龍此次調研期間多次指出,中央決定開發橫琴,目的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在與各方代表人士交流中反復講到:“澳門要把橫琴的建設發展當做自己的事。”

截至今年5月8日,橫琴合作區實有澳資企業數量達7002戶,較合作區成立時增長51%。從行業類型看,主要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佔26.5%),批發和零售業(佔20.9%),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佔20.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佔7.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佔6.7%)。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橫琴合作區“適度多元”的特徵開始明顯;但從整個澳門經濟的結構來看,博彩業雖然從巔峰時期的63%下降到去年36%,但佔比依然較大,澳門大力推展的“1+4產業”(1:綜合旅遊休閒,4: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起步不錯,仍須持續用力。

當下,橫琴合作區遇到的瓶頸,主要涉及規則和標準的“接軌”與“兼容”,主要難點在於“化學反應”不夠充分。夏寶龍現場“把脈問診”,探討破解之法,促“化學反應”。

今年2月,夏寶龍到大灣區調研並主持召開粵港澳三地人士參加的座談會,研究分析橫琴、前海、河套、南沙、北部都會區等合作平台建設遇到的共性問題。那麼,夏寶龍此次調研橫琴所形成的思路,有些不僅適用於橫琴,也適用於前海、河套、南沙和北部都會區,因此,香港管治團隊和相關業界應高度關注此事。

肯定立法會工作,倡“行政主導”

夏寶龍此次調研期間,與澳門特區全體立法會議員座談,夏寶龍充分肯定澳門立法會工作,亦要求進一步優化行政與立法之間關係,發揮行政主導體制制度優勢。

夏寶龍強調,澳門基本法所規定行政、立法、司法的關係,並非西方的“三權分立”,而是“行政主導,三權分置,司法獨立,行政長官向中央負總責”的政治體制,這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

澳門立法會換屆選舉將在今年內舉行,在這個時間節點,夏寶龍與立法會議員推心置腹的交流,再次提醒大家釐清認識,希望澳門特區一如既往地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事實上,澳門回歸以來在這方面做得一直不錯,這也是澳門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深層次原因。反觀香港,曾走過一段彎路,付出了沉痛代價。夏寶龍對澳門立法會議員講的一番話,也給香港如下提醒和啓示:

其一,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政治環境。近年來,在中央主導下,香港把“愛國者治港”落到了實處,本屆特區政府和立法會的關係是回歸以來最好的,得益於和諧的政治氛圍,特區政府全神貫注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解決了許多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開闢了過去想開闢而沒有開闢的新市場,香港的治理效能明顯提升。好環境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

其二,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高度警惕。現在,香港和澳門政通人和,但要看到外部勢力利用港澳遏制中國的意圖沒有變,他們還會出招。在香港,“硬對抗”沒有了,“軟對抗”還有,人們須擦亮眼睛,哪些言行屬於行使正當的公民權利,哪些言行暗藏玄機,不能放鬆警惕。

希望社團創新求變,助力基層治理

習主席去年12月在澳門的重要講話中的“4點希望”,第二點是“著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

“基層治理”是“特區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夏寶龍每次到港澳一線調研,都非常關注基層治理。他此次在澳門與代表人士交流時表示,希望澳門社團要思考和探索如何改革創新、回歸初心,如何努力服務好澳門市民。夏寶龍實質上提出了一個新課題:社團參與社會治理如何創新?——這是澳門和香港基層治理面臨的共同課題。

眾所周知,澳門和香港都是“小政府,大社會”治理格局,社團在基層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下,港澳基層治理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社團創新工作方法,助力基層治理。

其一,促進是基層治理與政府施政“同頻共振”。現在,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區政府不再滿足於僅當好“守夜人”,都在積極建設“有為政府”。以香港為例,李家超及本屆政府解決“住房難”屢出實招,建設“簡易公屋”,推進老舊公屋重建,以“簡樸房”逐步取代“劏房”等等,這些都是為民辦好事,但在實施過程中,難免觸及個別人的既得利益。不同社團分別代表不同群體,如何支持政府改善民生,這需要社團以創新思維謀劃創新之舉。

其二,促進港澳與內地“心聯通”。現在,港澳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的關鍵在於“心融入”,這就需要港澳居民有一顆“包容之心”。比如,今年“五一”長假期間,內地來港澳遊客暴增,再現人潮湧動的景象,在帶旺港澳旅遊、零售、餐飲、酒店等產業的同時,也給本地居民出行帶來不便,坊間難免抱怨之聲。遊客不來盼遊客,遊客來了怨遊客。這種心態不好!社團組織應引導大家想辦法容納內地遊客,而不是排斥遊客。社團組織的最大功能在於“聯通”二字,“心聯通”方面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和澳門有許多相同、相通、相融之處,夏寶龍再度調研澳門,不僅釋放了許多重要信息,其深刻含義也值得兩個特區好好領悟、琢磨和落實。

(本文作者爲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梁嘉軒】

視頻

更 多
【通說環球】中美會談超預期 全球市場真能松口氣了嗎?
高手雲集!在香港看建築機械人的“武林大會”
香港特首為何要三年二訪中東?貿易戰升級下此行有何新意?
到店實拍!這台在上海國際車展上大放異彩的紅旗汽車“貴”在哪?
香港低空經濟蓄勢待發 多款無人機亮相數碼港低空經濟展覽
香港AI新作為 香港科大成立馮諾伊曼研究院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