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陳勇:中西醫合力互補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分享到:
![]() ![]() ![]() ![]() ![]() ![]() 習近平主席於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並要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李家超特首亦於《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開設中醫藥發展專員一職,加強中醫藥發展及政策統籌工作。 長久以來,香港一直以西醫主導,惟經過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傳染病後,中醫中藥的作用日漸為人認識。過往三年疫情肆虐,本地中醫中藥界一直堅守最前線,贈醫施藥,為市民解除燃眉之急,大大紓緩了醫療系統的壓力。於預防新冠肺炎及治療後遺症方面,中醫中藥更有其獨特優勢,與西醫西藥形成互補關係。不少市民均期望中醫中藥有更好發展,從而更全面保障大眾健康。 最近,我們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永光中醫師於立法會提出“積極推動中醫發展,紓緩醫療系統壓力”議案,盼能協助政府推動中醫藥發展。喜見各立法會議員積極建言,提出眾多獨到見解,齊心推動國策於本地落實。 要讓中醫中藥更蓬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必須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惟根據我們民建聯三月發布的調查,七成受訪市民認為特區政府推動中西醫協作的力度不足。 現時政府設有中西醫協作計劃,但只有部分公立醫院參與,而且僅限指定疾病,受惠人數甚少。建議政府擴大計劃至其它公立醫院,並把更多疾病納入計劃,以及增加資助,豁免病人的中醫診療費用。 此外,法例賦權西醫轉介病人至合適醫療專業進行治療、診斷成像檢測及化驗檢查,但尚未賦予中醫同等權力。事實上,本地中醫與西醫課程的修讀年期同樣為六年,課程內容亦涉及化驗學、影像學等。政府去年提出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中醫師可轉介病人予放射技師和醫務化驗師,我們期望政府加快立法工作,讓診斷成像檢測及化驗檢查等現代科技為中西醫所共同,更好發揮協同效應,提升治療成效。 中醫中藥體現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是華夏文明的瑰寶。只要我們讓中醫藥進一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並凝聚世界各國的醫學精髓,將能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做到合力互補,讓市民得到由預防到治療、復康的全流程保障。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陳勇)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刘春】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