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陳博智:照顧者悲歌頻現 政府應及早找出須協助家庭分享到:
![]() ![]() ![]() ![]() ![]() ![]() 本港近半年內,出現五宗懷疑照顧者不堪壓力、傷害長期病患親屬的倫常慘劇,單是本月內已出現兩宗。這些案件被公開之後,不免令人傷感,但其實問題存在已久,只是政府一直未有針對這些有需要家庭推出支援,才令慘劇頻現。政府應及早主動找出這些家庭,提供所需支援,避免慘劇一再發生。 根據統計處最新統計,2020年香港共有204,200名殘疾人士及248,000名長期病患者須由別人照顧其日常生活。調查亦問及照顧者精神壓力,在150,800名殘疾人士及162,000名長期病患者的主要特定照顧者中,分別有52.4%及54.9%人在統計前1個月曾因照顧而感到有精神壓力,可見照顧者承受精神壓力並不罕見。 而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長者》顯示,當時全港已有超過15萬名獨居長者,另有近30萬名長者只與配偶同住,即是每三名長者,就有一人需要自己照顧自己,或“以老護老”、“以老護殘”。事實上,不少慘劇的發生,就是源於年紀較大的照顧者,害怕自己過身後,家人缺乏適當照顧,才會走上絕路。這些長者的想法令人唏噓,但我們同時亦應想想,為何長者會如此擔心家人缺乏照顧?是否代表政府在這一環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做? 照顧長者病患者家庭開支龐大,但符合條件申請照顧者津貼的門檻不低,只有不多人符合資格,而且綜援金額僅足以應付基本生活,不少社福機構及組織均認為政府應放寛津貼門檻。 金錢以外,一些實際生活及後援支援,亦直接影響照顧者的生活。就照顧者的問題,社會福利署下年度起,會展開為期三年宣傳活動,與不同持份者合辦一系列照顧者為本的計劃和公眾教育活動。社署亦會委託非政府機構設立24小時的照顧者支援專線,提供即時諮詢和輔導、外展、緊急支援及轉介服務等,服務預計在2023年第三季投入運作。 說到底,如何及早找出須協助人士和家庭,是政府現在最逼切的問題。政府應整合現有服務,並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組織更大支援網絡,提供適切到位的協助予照顧者家庭,解決他們的問題,才能有效減少悲劇再現。 (本文作者為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副理事長 陳博智)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李泺】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