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陶桂英:加快推廣中醫中藥為香港醫療體系強化獨特優勢

分享到:
2022-12-22 21:3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在立法會選委會補選中勝出的4位當選人在立法會宣誓就任,我們十分樂見到民建聯註冊中醫陳永光教授順利成功,正式確立中醫藥界代表將在立法會擁有一席之地。無獨有偶,政府昨日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五項重點提議中提到要規劃基層醫療人手,逐步加強中醫師在基層醫療中的角色,也讓市民看到了政府推廣中醫中藥服務市民的決心。

中醫一直是香港醫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華民族發展千年的醫學文化結晶,中醫不僅有重要的文化傳承意義,更可與現時醫療體系更為側重的西醫取長補短,值得大力推廣。相信大家都記得,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初期,中醫藥界自願為市民提供中醫診治,令更多無症狀或輕症病人得到及時診治,大幅分流了西醫醫療與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為幫助本港對抗疫情功不可沒。轉眼時間過去一年,第五波疫情帶給本港的陰霾已經漸漸弱化,就連新冠病毒也可能被重新定義成“新冠感冒”,可推廣中醫中藥發展仍有待持續加強。

歷史的原因,政府和市民對西醫的認受性較高。但我們十分樂見政府近年來做出不同努力,包括興建第一間中醫醫院,資助中醫師和中藥等,為提升中醫藥地位做出很大幫助。若是持續加強立法,香港的中醫藥發展肯定會更上一層樓。

於立法會宣誓過後,立法會議員陳永光教授表示向李家超特首提出中西醫結合,這是一個眾望所歸的發展方向。一直以來,健全完善的西醫體系都是香港醫療的優勢所在,若是今後能夠結合發展更成熟的中醫中藥,達致中西醫相輔相成,並且有國家的支持,香港的醫療優勢更將加上“獨特”二字。國家早在1986年成立國家中醫管理局,負責起草中醫藥法律法規、擬訂中醫人才發展規劃、研究中西醫結合等事宜。政府可以仿效內地的做法,用法例擴展中醫的醫療權限,如賦予中醫權限使用X光機、血壓計等西醫醫療器材;授權中醫師處方止痛藥、退燒藥等部分西醫藥物;允許中醫師閱讀病人醫療紀錄便利病人分流等,最終達致中西醫取長補短、互相轉介等好處。

中醫在香港醫療體系中的重要角色已經毋庸置疑,相信隨著中醫繼續推廣、與西醫更好結合,香港的醫療服務能夠進一步保障市民健康,同時達致醫療資源運用最大化。

(作者為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副會長 陶桂英)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李泺】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