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陳勇:“逆隔離”密鑼緊鼓 打疫苗刻不容緩分享到:
![]() ![]() ![]() ![]() ![]() ![]() 特區政府與廣東省及深圳達成共識讓北上港人“逆隔離”,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做法,畢竟短期內要達致“0+7”的檢疫安排並不現實,兩地宜積極變陣,尋找令國家對香港與內地通關更放心的方案,盡快落實新措施,才能便利香港與內地人民互動,共同掌握和發揮好大灣區機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在疫情下,港人北上需要接受“7+3”隔離檢,由於受每日2000個名額限制,加上難以預訂“健康驛站”檢疫房間,不少想到內地卻不屬於人文關懷特殊情況的港人都“一額難求”。可幸,特首李家超廣納民意,主動向內地提出“逆隔離”構思,並獲得內地省市的正面回應,為港人帶來曙光。 事實上,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早前在論壇活動中,也勉勵香港要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提出四點希望:希望香港繼續主動作為、做強專業服務、加強人文交流,以及深化與內地合作。香港各界都期望特區政府能盡快公布“逆隔離”方案的細節,包括統一檢測、隔離及閉環標準等,深信只要香港與內地踏出第一步,日後便可在此基礎上繼續優化安排,甚至進一步放寬名額,助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的互動交流。 但話說回來,港人除了力爭全面通關外,也應履行好自己的責任。隨着香港新增個案再次“破萬”,我們應反思如何做好抗疫工程及提升疫苗接種率,才能令中央放心?環顧全球,疫苗的保護性毋容置疑,惟香港目前的接種率仍未達標,尤其是一長一幼的群組非常不理想,約兩成年滿80歲人士未打針,三歲以下幼童更有逾八成未接種疫苗。 倘心存僥倖,既不願意“打針”,卻又不想當局收緊社交距離、小朋友能維持實體學習,甚至要求內地打開“通關”大門,這是什麼道理?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編輯:李冉】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