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季霆剛:鞏固中俄蒙關係對中亞尤其重要分享到:
![]() ![]() ![]() ![]() ![]() ![]()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近日在訪問亞洲期間會見了蒙古領導人,以尋求支持。拉夫羅夫表示已經詳細地向蒙古通報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 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6月23日會見蒙古駐華大使巴德爾勒,就中蒙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顯示中俄兩國在此時對蒙古的關係高度重視,避免美國和西方國家利用蒙古成為中亞地區的新火頭。 3月2日,聯合國大會召開緊急會議,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蒙古與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其他34個國家一起投了棄權票。毫無疑問,蒙古的棄權在外交界引起了一些關注。然而,從安全和外交政策的角度來看,鑑於蒙古的地緣政治挑戰,它與鄰國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不能受到外部因素的阻礙。 蒙古政麼領導人明白,蒙古要發展,其外交政策必須靈活而精明,能夠優先考慮國家利益。 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指出,“近來有關國家推“印太戰略”動作頻頻,面子和裡子都很醜惡;相信蒙古等中國近鄰、友鄰,會洞察其本質,警惕其陰謀,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蒙古是一個夾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內陸國家,並尋求與兩個鄰國保持友好關係,同時與美國建立密切關係。迄今為止,美國政策制定者稱,“印太經濟框架”是一個旨在應對 21 世紀挑戰的新框架,而不是具有市場准入條款的傳統貿易協定,實際上就主要是對應中國“一帶一路”的經濟影響力而設的。 蒙古是俄羅斯與中國貿易的重要中轉站,蒙古還在與中國和俄羅斯就跨蒙古液化天然氣管道進行討論,該管道將天然氣從俄羅斯的亞馬爾北極半島輸送到中國。蒙古是中俄兩國的長期友好鄰邦,除了在能源上得到充足供應外,還兩國間得到持續經濟惠利,中俄兩國一是要提防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伸向中亞,二是留意美國利用“非政府組織”的援助在中亞延展所謂“民主化”運動。 (作者為深圳大學港澳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季霆剛) 【編輯:刘春】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