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譚鎮國:時間是主要的KPI分享到:
![]() ![]() ![]() ![]() ![]() ![]() 候任特首李家超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其中一個重要政綱,便是為一些指定工作制定KPI(關鍵績效指標)。KPI作為現代管理學的工具,務求以更加科學客觀的準則,為官員的表現衡功量值,是很值得推行的。然而,筆者想強調,KPI能否發揮效用,關鍵在於指標的制定是否合宜。否則的話,縱然有了KPI,但KPI是不著邊際或不到位的,也是不能夠發揮推動施政改善的作用,更無法提振市民對新政府的信心與期望。 (香港中通社圖片) 何謂合適的KPI?筆者認為有幾個重要標準,包括具體實在、市民有感、與目標掛勾。以中央及市民十分關注的住屋問題為例,與其說目標是興建多少個公營房屋單位,不如說目標是把公屋輪候時間縮短至多少年;中央曾經提出過“告別劏房”的目標,特區政府會否有“告別劏房”的時間表?在疫情期間,不少市民反映政府的電話查詢熱線長期無法接通,新一屆政府會否就電話查詢制訂“服務承諾”,就算未能即時接通也好,至少也要在兩天內回覆?特區政府現時已有法律基礎引進境外醫生,能否為急症室及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制訂改善的指標?中央的“五年規劃”會提出經濟增長目標,新政府又會否提出香港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李家超表示會持續推進“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的規劃發展,新政府又能否提出兩大發展區的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並且提速提效提量,讓市民看到更清晰的前景與希望? 中聯辦駱惠寧主任曾指出“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告誡訓勉。無庸諱言,李家超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以及提出“強化政府治理能力”的目標,就是要擺脫“慢進也是退”和“議而不行”的老困局,故此新政府所制訂的KPI,理應更聚焦於效率與速度,在多個範圍制訂時間表,讓市民從數字中更感受到新政府的革新與新速度。 (作者譚鎮國為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常務副理事長 深圳市政協委員) 【編輯:蔡志東】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