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温和輝:全民檢測刻不容緩分享到:
![]() ![]() ![]() ![]() ![]() ![]() 踏入新一年,新冠疫情反彈,本港遭受傳染力強的Omicron和重症率高的Delta變種病毒雙重襲擊,寵物店驚現新突變病毒,特區政府更懷疑多區存在隱形傳播鏈。理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認為,香港疫情未到“拐點”,大規模檢測是目前找出社區隱形傳播鏈的較可行方法。然而,行政長官自去年開始就多次表示“需要禁足的全民檢測不適合香港”,並以此為由多次拒絕進行全民檢測,甚至暗示全民檢測不夠“聚焦”,成效存疑。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公布最新的防疫措施(香港中通社圖片) 事實上,內地防疫經驗早已證明局部封區只是應對大規模爆發的手段,而非全民檢測的先決條件。最近的例子是,河南禹州、鄭州、安陽三地疫情爆發後,鄰近地區隨即在未“封城”的情況下進行了多輪全民檢測,成功阻斷Omicron變種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做到“動態清零”。在本港,前年9月的自願“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發現了32宗新確診個案,當中有13宗屬病徵個案,有20宗屬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反映大規模檢測有助發現隱形患者及切斷隱形傳播鏈。特區政府一邊肯定屬自願性質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一邊認為全民強制檢測不夠“聚焦”、“成效有限”,在邏輯上根本站不住腳。 過去一年,隨著封區強檢和指明人士強檢成為常態,市民對核酸檢測的接受度也明顯提升:政府近日在屯門、深水埗、長沙灣和美孚多地增設流動採樣站,每到下班時間,排隊檢測的市民都大排長龍,不少人都是自願參與,顯示“DNA送中”的謠言早已不攻自破,淪為笑柄。“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已經成為社會共識,此刻推行全民強檢,遇到的阻力肯定會比前年小很多。 另一方面,疫情反彈令剛剛恢復的香港經濟再受打擊,“表列處所”被迫停業,餐飲、零售等行業亦大受影響,旅遊業更早已“冰封”,除了現有的“抗疫基金5.0”外,政府有必要在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推出更多支援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去年的電子消費券計劃,對刺激經濟及推動電子支付效果顯著,政府應當善用已經建立的消費券系統,再度派發消費券,既能舒緩基層的經濟壓力,又能刺激市民消費意欲,推動經濟快速復甦。 (作者溫和輝為新界社團聯會副理事長) 【編輯:蔡志東】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