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財經

香港北部都會區或實行簡單低稅制吸引落戶

分享到:
2025-05-09 09:5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9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8日)在香港規劃師學會國際規劃論壇發表主旨演講,強調北部都會區發展需依託“片區開發模式”深化公私協作。目前已收到逾20份市場意向書,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啟動招標。在吸引企業落戶北都方面,強調要強化香港的獨特競爭優勢。

甯漢豪表示,發展北部都會區不可單靠政府公帑,而是要引進私人市場的力量,展開更多元化的發展,其中政府計劃推行的“片區開發模式”,市場反應良好,至今已接獲逾20份意向書,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招標。

甯漢豪指出,北部都會區建設正通過“片區開發”“原址換地優化”“公私營合作”等多元模式突破傳統土地開發瓶頸。

以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為例,地政總署5月7日依據《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第三批18幅私人土地(總面積超1.9萬平方米),計劃於8月9日完成土地回收程序,12月起啟動受影響住戶搬遷。項目全面建成後,將提供6.6萬套住宅、18.4萬新增人口容量及15萬個就業崗位。

在吸引企業落戶北都方面,甯漢豪認為,政府須確保公共財政穩健并可持續,向企業提供補貼并非輕易可為,強調香港吸引企業之處在於其自身優勢,包括實行簡單低稅制、普通法制度、完善法治、多元化人才庫,以及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均是香港的獨特競爭優勢,應當持續強化。

根據《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這片占香港總面積1/3的區域(涵蓋元朗、北區及6個新發展樞紐)定位為“香港未來20年增長極”。該規劃有效破解香港空間制約,通過毗鄰深圳的地理優勢強化大灣區產業鏈銜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作為“一區兩園”示範點,已吸引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等機構進駐。目前已有85家企業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支持及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書》,35家企業簽署參與北都開發項目協議32份,涉及金額超千億港元。

從設立“對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專班”到規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再到去年10月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特區政府將就新田科技城首階段基礎工程尋求撥款,爭取自2026年至2027年起陸續推出約20公頃新創科用地。經過不斷調整與謀劃,如今的北部都會區正按下發展“加速鍵”。  (完)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