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財經

破冰!中美將在瑞士舉行經貿高層會談

分享到:
2025-05-07 08:4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7日電 來自中國外交部消息,應瑞士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期間將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回應表示,近期,美方高層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並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與中方談起來。中方對美方信息進行了認真評估,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圖片來源:中國商務部官網

據外交部網站7日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布,應瑞士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與瑞士領導人及有關方面舉行會談。訪瑞期間,何立峰副總理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5月12日至16日,何立峰副總理將赴法國與法方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

商務部:美方主動“示好” 中方決定同意接觸

中國商務部網站消息,5月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及,5月7日早,外交部發布消息,何立峰副總理將於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舉行會談。發言人回應表示,美國新政府上任以來,採取了一系列違規、無理的單邊關稅措施,嚴重衝擊中美經貿關係,嚴重擾亂國際經貿秩序,也給世界經濟復甦增長帶來嚴峻挑戰。中方為捍衛自身正當權益,採取了堅決有力反制。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近期,美方高層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並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與中方談起來。中方對美方信息進行了認真評估。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籲的基礎上,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何立峰副總理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在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長貝森特舉行會談。

發言人強調,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無論是打還是談,中方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決心不會改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和目標不會改變。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任何對話談判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開展。中國有句古話,“聽其言而觀其行”。美方想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就要正視單邊關稅措施給自身和世界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正視國際經貿規則、公平正義和各界理性聲音,拿出談的誠意,糾正錯誤做法,與中方相向而行,通過平等協商解決雙方關切。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圖以談為幌子,繼續搞脅迫訛詐,中方絕不會答應,更不會犧牲原則立場、犧牲國際公平正義去尋求達成任何協議。

發言人稱,中方注意到,一些經濟體也正在與美方進行談判。需要強調的是,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得不到尊重,堅持原則立場、堅持公平正義,才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正確之道。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將始終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堅定不移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堅定不移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中方願與各方一道,不斷深化互利合作,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抵制單邊保護主義和霸權霸淩行徑,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推動建設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美方關稅政策及談判困境

香港中通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4月2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並將當天定為“解放日”,聲稱此舉將迫使貿易夥伴“公平對待美國”。然而,一個月過去,儘管白宮不斷強調“談判進展良好”,卻未有任何正式協議簽署。

美國財長貝森特曾說,日本作為有美國駐軍的重要盟國、最優先的國家,派高官赴美談判,美國希望日本第一個達成關稅協議是理所當然。結果談判中兩國立場相距太大,日本不接受關稅訛詐,連框架協議都不能達成。石破茂公開表示,兩國立場存在分歧,未找到共識。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有90天協商期,至今已過三分之一,但未有任何具體成果,也找不出一個國家作為成功範例。很多國家都像日本一樣,對美態度從步步退讓到觀望,甚至逐步強硬,背後可能跟中國的堅定立場有關,更有“底氣”反抗美國的不公關稅。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分析稱,特朗普可能也看到這一點,所以最近不斷散播與中國“談判”的消息,又揚言會給中國“很好的條件”。特朗普此舉是“項莊舞劍”,意在讓其他國家誤以為中美很快達成協議,令其急於達成協議。然而,中方很快澄清談判是“假消息”,中國外交部還發布了視頻《不跪》,表達堅定立場。

這一伎倆特朗普在最初時已用過,不斷強調第一個達成協議的國家會取得最有利條件,目的也是催促各國盡快簽協議,但至今仍無一國達成協議,可見其所謂最好的條件仍是苛刻難以接受。這些小動作,從側面反映出談判困難重重。

此外,特朗普政策執行上的反覆無常加劇了不確定性,也令談判陷入僵局。4月9日,特朗普宣布對除中國外的國家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但對中國關稅提高至145%(連同此前20%關稅)。 這種臨時調整讓盟友難以信任美國的談判誠意。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有意通過製造混亂來增強談判籌碼,但這反而讓各國採取觀望態度,等待政策明朗。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貿易夥伴的強烈反彈,不少國家迅速採取報復措施,縮小了談判空間。在盟友之中,歐盟和加拿大的態度尤其強硬,加拿大對美國商品徵收25%報復關稅,涉及1550億加元貿易額;歐盟亦決定對價值23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其後美國讓步才跟隨押後實施。這些報復措施不僅提高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也讓談判變得更具對抗性。

来自央视新闻的报道,當地時間5月6日,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表示,對於美國對從歐盟進口產品加徵關稅,歐盟將保留多種選擇。美方的關稅非常不公平,在美國給予部分貿易夥伴的90天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內,歐盟將做好應對美國對歐盟產品徵收大量關稅的準備。

謝夫喬維奇強調,美方的關稅是不公正且不公平的,如果與美國的談判沒有產生理想結果,將準備好替代方案,以恢復公平競爭的貿易環境。因此,歐盟利用90天的暫緩期繼續為進一步的再平衡措施做準備,以應對美國對歐盟出口產品徵收的大量關稅,並確保長期的公平競爭環境。他強調所有選項都擺在談判桌上。(完)

【編輯:紀東】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