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財經

中國4月份港口出貨量為何沒受中美關稅戰影響?

分享到:
2025-05-06 20:4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6日電(記者 黎金良)儘管美國自4月9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中國交通運輸部5月6日公布的數據卻顯示,4月份全國港口集裝箱處理量同比增長7%,國際空運貨運航班更激增30%。這一現象與外界預期的“中美貿易斷崖式下跌”形成鮮明對比。

香港中通社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宣布對全球徵收“對等關稅”之後,給予其他國家90天寬限期,唯獨中國被排除在外。分析認為,這一政策或促使中國出口商與美國進口商在4月9日關稅正式生效前,加速完成訂單出貨。由此可見,中國4月出口數據的“異常強勁”,實則是企業搶運、電商衝刺等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關稅效應逐步發酵,供應鏈重組的壓力將在未來幾個月加劇。

數據顯示,截至4月27日的一周,中國全國港口共處理集裝箱670萬個,同比增長7%。彭博社分析指出,考慮到海運佔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的絕大多數,這一數據預示著即將於5月9日公布的4月出口數據將保持強勁表現。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4月出口同比增長2.5%,雖低於3月的12%,但在美國加徵關稅的背景下,這樣的表現已屬難能可貴。

空運數據同樣令人矚目。截至4月27日的四個星期內,國際貨運航班數量同比激增30%,主要得益於SHEIN和TEMU等電商平台的銷售熱潮。這些平台在5月2日美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終止前加緊出貨,推動了空運需求的快速增長。這一現象顯示,中國電商企業在應對政策變化時展現了靈活性和前瞻性。

儘管港口出貨量數據亮眼,中美之間的直接貿易流量卻出現明顯下滑。彭博船運追蹤數據顯示,4月中旬停靠中國港口並駛往美國的貨輪數量為73艘,但近期已驟減至47艘。這表明,美國市場對中國出口的直接需求正在減弱,關稅壁壘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

然而,中國企業正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或有效降低受美國市場的衝擊。近年來,中國加大了對東南亞、歐洲和拉美等市場的出口力度,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框架,與新興市場的貿易聯繫日益緊密。這些市場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美國市場需求的萎縮。此前廣交會數據亦顯示,歐盟、東盟、中東等地區的採購商佔比提升,部分抵消了美國訂單的流失。(完)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