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匯市交易量創歷史新高 人民幣份額排位上昇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0月28日電 北京時間昨日晚間,國際清算銀行(BIS)發佈一項綜合性調查,在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全球外匯市場的交易量躍升至歷史新高。其中,美元仍保持著全球主導地位,歐元份額有所下降,人民幣的市場份額增長最大,排位上昇三名。 據悉,該調查的時間間隔三年,BIS整理了今年4月份的數據。該行指出,今年4月份全球外匯市場的日均交易額增至75萬億美元,較2019年同月的66萬億美元增長14%。相比之下,2019年4月全球外匯市場的日均交易額同比增長率為30%,2016年則同比收縮了5%。 這項調查被視為對全球外匯市場交易最全面的概述,國際清算銀行收集了來自52個國家逾1200家銀行和交易商的數據,阿聯酋迪拜的交易首次被納入其中。 由於通脹衝擊促使各國央行提高利率,以及地緣衝突擾亂了金融市場,外匯市場波動率在經歷了多年的低迷之後大幅上昇。BIS表示,匯率大幅波動造成了交易商之間的“庫存失衡”,迫使他們在同業市場更頻繁地拋售頭寸。 具體而言,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交易商之間的日均交易量為35萬億美元,占全球的46%,高於三年前的38%。相比之下,與“其他金融機構”(包括非報告銀行、對衝基金和機構投資者在內的一群客戶)的交易所占市場佔有率從55%降至48%。 分貨幣品種來看,美元繼續佔據主導地位,占所有外匯交易的大約88%,過去十年幾乎沒有變化;歐元占比從三年前的32%降至大約31%。人民幣的市場份額增長最大,從43%擴大至7%,排名從2019年的第8位上昇到第5位。日元和英鎊等其他主要貨幣分別保持了近17%和13%的份額。 此外,就外匯衍生品而言,掉期交易的市場份額繼續增加,佔總交易量的51%,高於2019年的49%,而現貨交易的市場份額則從30%下降到28%。遠期交易穩定在15%。(完) 【編輯:錢林霞】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