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七大時尚生活及授權盛事吸引約10萬名環球買家香港新聞網4月30日電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舉辦的七項涵蓋時尚生活產品及授權領域的活動30日圓滿結束,各展會買家數目錄得全線上升,吸引來自131個國家及地區、約100000名買家親臨採購。現場問卷調查顯示,近半(49.2%)受訪者預計未來一至兩年整體銷售額將會上升。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表示,貿發局在四月底舉辦的七大盛事雲集逾30個國家及地區、約6000家展商。儘管環球經貿狀況仍充滿挑戰,我們一直積極招攬全球買家,提升貿易韌性,協助展商站穩陣腳,開拓新市場包括中東及東盟地區。貿發局繼續致力促進跨界別的國際商貿合作,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商貿中心的地位,展示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 為更深入了解時尚生活產品的行業趨勢,香港貿發局在禮品展、Home InStyle及 Fashion InStyle期間向1,583名參展商和買家進行問卷調查。重點市場展望及產品趨勢的結果如下: 近半(49.2%)受訪者預計未來一至兩年整體銷售額將會上升,44.5%受訪者預計持平;受訪者認為今年三大經營挑戰是保護主義貿易政策(45.7%)、環球經濟波動(43.3%),以及通貨膨脹(32.0%)。 受訪者認為其產品在未來兩年於以下目標銷售市場的增長前景為理想及非常理想:中國內地(77.3%)、印度(74.2%)、台灣(67.6%)、韓國(66.4%)及東盟國家(65.8%)。 以下為受訪者正積極開拓的市場:歐洲(30.5%)、東盟國家(17.2%)、日本(13.1%)、北美洲(12.3%)、韓國(9.5%)。 在禮品及贈品市場中,受訪者認為文創禮品(17.6%)、科技禮品(17%),以及時尚飾品(16.9%)最具增長潛力。 在傢具及家品市場中,受訪者認為最具增長潛力的是智能家居科技(21%)、設計傢具家品(17%)以及廚具及餐具(15.7%)。 受訪者認爲女裝(40.3%)、休閒穿搭(39.1%),以及時尚配飾(32%)在時裝市場中最具增長潛力。 貿發局七大活動展期涵蓋禮品、家品、時裝、印刷及包裝及IP授權多個領域,為參展商及買家開拓跨領域的新機遇。Home InStyle香港展商香港仁利實業有限公司業務策略經理盧定宇分享,今年展位迎來的新買家較去年增加一倍,主要來自亞洲、中東及南美,更吸引到時裝買家採購及兒童產品參展商商討合作開發環保餐具,預計展會將帶來大約 10萬美元的銷售額。 禮品展期間,來自德國Know How International GmbH & Co KG買家 Michael Baumann表示,我採購了包括印度、越南和孟加拉的產品作為歐洲足球聯賽紀念品和贈品;也物色到來自中國內地的運動袋供應商和再生紙盒供應商,以及來自香港的金屬紀念品供應商,潛在訂單總額約為230萬至280萬美元。另外,我對一家中國內地參展商的授權卡通人物很感興趣,潛在訂單金額可能達到60萬美元。 面對環球貿易市場的挑戰,展商均積極拓展市場多元化和新客源。香港展商滙賢集團有限公司參與禮品展已有17年,專注研發環保材質袋類產品。其電子商務市場推廣部經理崔曉恩表示:“美國新關稅政策影響了我們10%的出口份額,現階段將更聚焦亞洲市場;禮品展讓我們接觸來自日本、新加坡及台灣的買家,中長期計劃拓展澳洲與歐洲市場。同期的展覽帶動了時裝及家品買家到訪,首天已落實數張亞洲訂單,預期展會將帶來超過50萬美元的銷售額。” 今屆Fashion InStyle新增由香港貿發局主辦、香港特區政府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的焦點展區NEXT@Fashion InStyle,並邀得Self-Portrait 創辦人兼創意總監Han Chong擔任項目顧問。NEXT@Fashion InStyle致力促成可持續和創新物料參展商與買家和設計師品牌合作,成功締結馬來西亞買家、CollabStore創辦人Richard Tsen,與印尼展商PT Miko Bahtera Nusantara (MYCL)達成合作協議,前者說:“我對蘑菇皮革物料深感興趣,其在烘烤工藝後展現出堅固性和塗層效果,可應用於旗下的品牌。我也推薦給Malaysian Furniture Design Institute,讓他們試用蘑菇皮革製作傢具,相信有潛力在馬來西亞以至是整個亞洲市場掀起新潮流。” 授權展展商成都成華蝶舞華天文化遊發展有限公司與荊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荊周文化)在展會簽訂總值200萬人民幣的合作方案,前者授權荊周文化音樂劇熊貓(Panda the Musical)於香港及澳門共10場。在亞洲授權業會議上,多位業界領袖分享了創意產業的新趨勢與機遇。 印包展和香港奢侈品包裝展亦為業界創商機,英國買家Regal Pack 首席執行官 Zahoor A Qurashi 分享:“供應商在展覽中展示了環保產品,包括護膚品、香水包裝及絲帶等奢華選項,也提供食品及飲品包裝等日常實用解決方案。我與一家供應商下了一張八萬美元的訂單;也與另一家生產熱膨脹杯的供應商初步下了四萬美元的訂單,後續有潛力增加至100萬美元。” (完) 【編輯:陳卓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