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AI電影節圓滿落幕 收錄逾700部短片作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21日電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舉辦的首屆“AI電影節”日前圓滿落幕。本屆電影節收錄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700多部全AI生成的短片作品,最終三部優秀作品脫穎而出,獲頒發多個獎項。 其中,“最佳影片獎”由艾美獎提名編劇Nik Kleverov奪得,其哲思短片《Memory Maker》描繪戰後人類淪為機械附庸的世界,從而引發對人類與機器關係的深度思辨,極具AI電影製作經驗的Jeff Synthesized則憑藉《Newton’s Cradle》榮膺“前沿獎”。而由青年導演葉志祥製作,以聚焦抗戰老兵半世紀歸家歷程的短片《當歸》,不僅摘得“最佳敘事獎”,更獲“觀眾票選獎”。 是次活動為大中華區首個完全利用AI技術創作的100%“AI電影節”,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與一眾嘉賓親臨出席放映會,觀賞多部入圍作品,見證AI技術所展現的潛力。是次活動的專業評審之一、以《魔戒》系列聞名、五次榮獲奧斯卡獎的Richard TAYLOR先生更以視像形式致辭,分享對AI電影未來的看法。 此外,科大於放映會前亦舉辦學術論壇,聚焦四大核心主題,邀得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就AI創意內容的生成過程、AI對藝術家與電影產業的影響、新一代創作者的特質,以及AI道德與倫理等話題交流真知灼見,吸引近600位電影愛好者共襄盛舉。論壇嘉賓陣容星光熠熠,包括憑電影《沙丘》榮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美國視覺效果藝術家Brian CONNOR先生、Richard Taylor 團隊、維塔工作室代表Chris WILLIAMSON先生及鄭子毅先生、台灣電影學者焦雄屏女士、香港電影出品人向華強先生、香港演員向佐先生、在本地電影界擁超過50年經驗的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名譽顧問魏天明先生,以及史丹福大學布朗媒體創新研究所所長Maneesh AGRAWALA教授等。 是次電影節是為期三天的2025年計算可視媒體國際會議(CVM 2025)的其中一環,該活動首次在香港舉行,並選址科大,旨在展現科技與藝術融合的無限可能,為學界與藝術界的跨界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欲觀看三部獲獎影片,請點擊鏈接。 (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