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3月27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3月27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26日上午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後透露,政府正研究及即將推出多項拆牆鬆綁、精簡土地發展審批流程的措施,包括研究“按實補價”概念的可行性。香港多份報章27日對此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善用公共休憩空間 管理要跟上 善用公共用地可提升社區生活質素,并營造“無處不旅遊”的氛圍,符合社會期待。要將好事辦好,需要做好政策配套,強化問責,將良好的政策初衷轉化為經濟活力,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利用公共空間搞商業活動是國際慣例。到外國旅遊時會發現,包括河邊、海濱、街道旁的空地上大都設有商業設施,舉辦商業活動,吸引人流消費。就內地而言,曾經為了市容管理之方便而限制小商小販,近年來為了搞活經濟,已逐漸放寬限制。公共場所恢復了煙火氣,特別是夜市非常紅火,成為港人北上熱潮的一大誘因。特區政府“見賢思齊”,有意讓公共空間的業權人善用地方舉辦活動,這對提振零售業、旅遊業都有幫助,工程界多了業務,政府也可以增加稅收。何樂而不為? 《文匯報》發表社評:“按實補價”提升投資意慾加快發展進度 有關措施既可增加發展商的投資意慾,提速提效提量發展土地,又可以將土地作為發展平台,以產業創造收入、增加附加價值,有利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特區政府必須保持高度的政策敏感性和創新能力,以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表示,特區政府持續造地的決心一直不變,會繼續拆牆鬆綁,大力精簡土地發展程序。通過“按實補價”等創新政策的實施,特區政府不僅能夠激活土地市場的活力,促進北部都會區的快速發展,更能夠為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完) 【編輯:張明臻】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