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外籍教授談儒學:讓中國的現代性更多元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1月28日電(記者 譚暢)28日,香港大學加拿大籍政治理論講座教授貝淡寧,在香港首屆歷史與文明國際論壇上暢談儒學,探討了儒學等思想的沉寂、回歸及復興。 貝淡寧指,儒學在上世紀80年代曾一度沉寂,但90年代時又再度迴歸及復興。如今已有一種共識,即不會只有一種建立在美國小民主及資本主義上的現代性,相反,現代性會更加多元——無論中國未來是什麼樣子,都會和美國截然不同。 貝淡寧。(中通社記者譚暢攝) “因此,中國應模仿西方,或者說中國把西方作為其政治發展模板的想法,幾乎已經死亡。”貝淡寧說。那麼,是什麼促使這種局面產生?他從儒學等角度給出了回答。 “儒家思想是一個非常多樣化的傳統。”貝淡寧說,這種思想不像佛教一樣有來世,且提倡公職人員服務社會。隨著社會發展,資本主義現代化帶來道德真空,社會需要道德規範,儒學正能滿足這種需要。同時,儒學亦能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從學術角度來說,也復興了多樣的傳統。 他還點出孔子之於儒家思想的角色,不僅僅像佛陀與佛教、基督和基督教一樣,是宗教的創立者,孔子是以不同方式推進、塑造儒家思想的一員。 不過,過去十年間,儒學的復興亦有停滯。貝淡寧曾於山東大學任職院長,作為外籍人士,他發現儒學復興的停滯在山東是個例外。山東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人們以儒家文化為榮;貝淡寧說,自己亦曾致力於讓儒家思想更加國際化。(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