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港中大研發手機App助評估抑鬱症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6月9日電 (記者 徐嘉儀)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9日公佈,研發出手機應用程式,透過人工智能分析使用者的多模態數據,包括面部表情、聲音等生物指標,以及由腕動計收集到的作息習慣資料作診斷,能有效評估抑鬱症,準確度高達八成。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團隊於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間進行了一項對照研究,共招募101位抑鬱症患者及82位沒有精神障礙的人士參與。參加者需要連續七天佩帶腕動計以記錄作息資料,並在中大研發的手機程式中評估快樂指數,及錄影記錄自己的表情、聲音及感覺描述。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攝 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主要的生物特徵包括減少活動時間,作息時間較紊亂;多緊皺眉頭,嘴角向上的表情較少;交談時傾向談及自己,較常使用帶有消極情緒的言語,語速變慢且停頓時間有較大變化等。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兼卓敏精神科學教授榮潤國表示,抑鬱症不僅是一種悲傷的感覺,還涉及生理、認知、情緒、語言及作息等。因此,除了傳統的臨床診斷,利用電子方式測量及分析多模態數據,有望成為新一代的抑鬱症評估和監測工具。 他向中通社記者解釋,坊間的評估通過社交媒體收集樣本,用於預測的資料相對簡單,此項研究收集了高質量數據可用於機器學習,訓練人工智能。 團隊計劃利用這些數據,建立一個專門篩查和監測華人抑鬱症患者的人工智能自動化系統,廣泛應用後可紓緩醫護人員的壓力。(完) 【編輯:徐嘉儀】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