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港浸大學生作品展以跨學科方式探討可持續服裝議題

分享到:
2023-11-09 00:0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1月9日電  香港浸會大學跨學科本科課程部,11月7至8日在校內舉辦“環保時尚萬科筒”學生作品展。140多名修讀“全球挑戰”學科的浸大跨學科課程一年級學生,設立攤位展出共22個解決或探討可持續服裝議題的創意方案,吸引眾多師生和校外人士參觀。

其中一組學生在攤位融入市場學概念,創作全新的卡牌遊戲,介紹被稱為“漂綠”的虛假綠色營銷概念,教育參觀者分辨以可持續作招徠但其實並不環保的營銷手法。小組成員羅亦騫表示,有些公司宣稱生產或售賣可持續衣物,但生產過程和產品往往沒有可持續性元素,希望大家提高警覺。

另一個攤位以化學角度探討可持續服裝。參觀者可現場比較化學染料和天然染料的異同,並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二手布料製作玫瑰花。負責學生林偉澤表示,深色衣服較容易生物降解,建議參加者選購較深色的衣服,加強他們對生物降解的概念。又展示天然染色織物,讓參觀者認識天然染料的優點。

在主題為“可持續服裝與體育運動”的攤位,學生受健康與體育學科的啟發,設計了啞鈴挑戰賽。邀請參加者戴著可持續材料製成的手套舉啞鈴,舒適度可媲美用非可持續物料製成的手套。

浸大跨學科本科課程部總監兼首席講師何詠茵指出,有別於傳統教學模式,今次活動由學生主導。學生先向12位不同學科老師取經,取得靈感後再進行資料搜集,設計攤位等。跨學科教學非常強調師生互動,希望藉此啟發學生從不同學科探討可持續議題,為浸大校園提供一個跨學科的交流平台。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助理經理 - 企業可持續發展沈曉暉稱,學生自主學習,探索不同學科與可持續服裝議題的關係,並活用所學,用不同互動方式如卡牌遊戲和運動挑戰等,呈現團隊間對可持續服裝相關元素的理解,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體驗和實踐,同時展示與WWF及老師交流的成果。(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