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首個組裝合成資助出售房屋完成吊裝 料明年落成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9月18日電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首個採用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興建的項目——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專用安置屋邨項目第一期甲的資助出售房屋,所有“組裝合成”組件剛於日前順利完成吊裝。香港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工務)馮耀文、房協主席陳家樂、行政總裁陳欽勉,以及一眾房協委員於項目工地現場,一同見證最後一個“組裝合成”組件完成吊裝的重要里程。 最後一個“組裝合成”組件順利完成吊裝。(圖片:房協) 組件在運抵工地前已在廠房完成地板、廚廁等基本內部裝修。(圖片:房協) 該項目由1,225個“組裝合成”組件組成。各嘉賓於最後一個“組裝合成”組件完成吊裝後,隨即實地視察位於二樓交樓標準樓層的“組裝合成”單位,了解單位的交樓標準裝修,包括地板、廚櫃和廚房裝備、洗手間設施,以及露台等。所有設備均於運抵工地吊裝前在廠房預先完成裝嵌,成為“組裝合成”組件。 專用安置屋邨項目是房協近年和政府其中一個新合作方向,為受政府發展清拆行動影響的住戶提供免入息審查的安置安排。 項目樓高27層,住宅佔25層。(圖片:房協) 房協工程團隊先行先試引入組裝合成建築法,充分體現房協作為“房屋實驗室”,靈活採用創新建築技術的決心。組裝合成建築法有助提升效率、工地安全及質量監控,並且符合環保效益,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這個先導項目便成功節省上蓋施工時間和人手。項目僅需10個月便順利完成1,225個組件的吊裝,上蓋施工時間由28個月縮短至24個月。由於單位內櫳已大致做好,工地人手大幅節省三分之二,同時減少工地廢料和碳排放,達致房協“創建宜居、永續共融”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專用安置屋邨項目分期興建。第一期甲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樓高27層,住宅佔25層,將提供300個單位,預計2024年落成。 【編輯:黃璇】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