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人工智能成大勢所趨 香港應更主動擁抱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3月29日電(記者李明珠)去年底,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橫空出世,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球,狂攬1億名用戶。ChatGPT火速出圈的同時,背後頗具顛覆性的技術引發不少爭議,香港不少高校近日就此有不同措施。然而,人工智能發展成為新潮流,正在發展科創的香港宜積極主動探索。 ChatGPT具有強大的搜集能力和文本生成能力,僅需簡單指令,便可為使用者生成一篇文章,對教育界的影響首當其衝。世界各地教育部門普遍對ChatGPT持謹慎態度,批評這是一種“高科技剽竊”,多家科學期刊也禁止將ChatGPT列為論文合著者。 香港各大學並未採取“一刀切”的做法。有學校列明學生如符合特定條件,便可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或容許教學人員按教學需要決定;另有部分大學除獲書面許可外,暫時全面禁止學生在作業或評核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香港中通社圖片(資料圖片) 對待ChatGPT,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早前表示,人工智能會引伸抄襲等問題,最簡單的解決方法便是原地踏步,但若思考未來,便應接受轉變。 目前,香港多間大學正舉辦多場涉及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議題的研討會等活動,亦正計劃透過更多活動及不同渠道,進一步鞏固師生對學術誠信的重視。 除了教育之外,人工智能代替人類等看似危言聳聽的話,在社會的廣泛討論中,似乎增加了一些可能性。然而,在社會生產力進步的長河中,這種憂慮一直存在。 例如,在世界發生工業革命之初,當人類發現機器可以做得更好時,也曾擔心被取代。但現在回頭來看,這非但不是一種威脅,更是提高生產力、釋放勞動力的助力。 而且正是身為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通過發明一些新工具,才能不斷地促進社會進步。某種角度來看,此時正火爆全球的ChatGPT就像幾百年前的蒸汽機一樣。 “面臨變革性技術的興起,人們一方面會看到生產力提升,另一方面,又覺得這對就業帶來了威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說,這種技術發展和進步需要人們用全心來擁抱,因為生產力提高是人類進步以及生活水準提高的基礎。 現如今,人工智能的發展已成為人類社會的大趨勢,目前香港也正在全力打造國際創科中心。若是廣泛禁用技術,難免會收窄目光,阻礙創科發展。 正如,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曾表示,ChatGPT開啟了人工智能的新階段,任何人都擋不住新技術,應該持擁抱態度。他亦提醒特區政府要追上世界潮流,研發出類似的平台。 從蒸汽機、發電機、電子計算機……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在技術革新的過程中,始終成事在“人”,如何利用工具是人類的技能,也是做成事的關鍵。(完) 【編輯:李明珠】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