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供應維持穩定

分享到:
2023-01-02 14:1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2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2日表示,含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成分的藥物在本港整體供應維持穩定,市民不需要囤積有關藥物。

撲熱息痛可用於止痛及退燒。根據紀錄,本港現時有756個已註冊的藥劑製品含撲熱息痛成分。

政府一直持續監察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在香港的供應情況,並與供應商、本地製藥業及社區藥房組織保持緊密溝通聯繫。鑑於近日市場上對有關藥物的需求增加,衞生署已進一步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派員視察市面的藥房及藥行以檢視相關產品的銷售及存量情況。雖然現時個別品牌的產品因在短時間內需求急增而引致供應緊張,但事實上其他品牌的止痛退燒藥仍然供應充裕。

香港中通社圖片

衞生署已呼籲大型藥物零售商在個別品牌的相關產品出現缺貨的情況下,透過張貼告示等安排,提醒購買者可選購其他同樣含撲熱息痛成分的產品。此外,衞生署已要求本地製藥商會呼籲其會員加大對含撲熱息痛成分產品的生產力度,以滿足市場的預期需求。衞生署亦已聯絡海關,建議加強在關口的宣傳,提醒旅客有關攜帶合理自用數量藥物的規定。

政府亦強調,公營醫療系統就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的備存量十分充足。事實上,於新冠疫情暴發前,公營醫療系統一般亦備存約一至兩個月日常使用量的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而自疫情以來,政府一直積極採購及備存相關藥物,應付社會實際需要。現時,相關藥物在公營醫療系統內的備存量維持在約五至六個月的日常使用量,絕對足夠公營醫療系統照顧其病人所需。

政府現時亦正計劃加緊採購相當數量的相關藥物,以作儲備。政府會考慮按實際情況和需要,把額外採購的藥物預留給一些有需要但無接受公營醫療服務的市民,例如可能未能負擔藥物開支的低收入家庭,以及個別因出現地區性藥物短缺而未能購買相關產品的市民等。(完)

【編輯:李明珠】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