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香港文化產業是國家大業、社會產業、青年事業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9月8日電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8日出席“香港新坐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並致辭,談及文化產業的發展和西九文化區的定位,並對香港文藝發展提出四點“希望”。 當日,唐英年以“三業”分析文化發展,即國家大業、社會產業和青年事業。他表示,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歷史背景獨特、條件得天獨厚,是國家文化對外交流的窗口、文明互鑑的平台。近年,西九文化區的設施相繼落成,致力打造具深度和廣度的文化發展項目,對外宣傳中華文化。 他說,故宮文化博物館在開幕短短2個月,已經錄得30萬人次,每月開始售票都是“一票難求”,反映香港市民對文化藝術充滿熱誠。香港需要保持多元開放的環境和氛圍,運用“一國兩制”提供的廣闊空間,讓東西、古今的藝術創作都有滋長空間。 作為社會產業,唐英年表示,儘管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藝術市場不能倖免,藝術展、拍賣會等相繼取消,但香港卻能逆流而上,在全球藝術市場的佔有率上,已經超英趕美,成為第二大當代藝術拍賣市場,僅次於紐約。 在2020年,香港藝術品、收藏品及古董進出口的總值高達336億港元,3年間增近1倍。憑著基建物流、法律稅制、地理位置等優勢,香港潛力無限,可為藝術家提供市場、畫廊和投資者,讓他們“走出去”。近年,香港也吸引了不少國際畫廊及拍賣行進駐,以及舉行Art Basel、Art Central及Affordable Art Fair等文化盛事。 唐英年相信,隨著香港成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M+及故宮文化博物館將藝術普及化,確立在亞洲區的獨特優勢,加上與特區政府全力合作,香港絕對具備條件成為亞洲首個成功的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對於青年事業發展,唐英年說,年輕人充滿理想、熱誠及創意,應鼓勵他們積極投身文化藝術產業,發揮才能。文化藝術相關的工種非常廣闊,除了幕前之外,還有幕後工作,如創作、策展、教育和推廣等,發展空間寬闊。香港的文化藝術產業需要振興復甦,讓年青人得到工作,看到出路。 唐英年總結道,香港文化產業的硬件已經落成,軟件亦將會陸續出台,深信香港將肩負起輸出中華文化,促進文明互鑑、文心相通,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 展望未來,他對香港文化藝術發展提出4個“希望”,包括盡快開通對外及對內窗口,讓文化藝術及整體經濟向前邁進;投放更多資源予文化藝術教育、基建及產業發展;大灣區城市在文化藝術範疇攜手,實現互惠共贏;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及特區政府有更緊密合作,共同打造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完) 【編輯:徐嘉儀】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