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中東行帶回什麼“手信”香港新聞網5月15日電 香港特首李家超率領內地和香港商貿代表團訪問中東卡塔爾和科威特兩國,短短四天行程結束後,特首帶回了什麼“中東手信”? 李家超總結中東之行,形容讓香港與卡塔爾和科威特的關係邁上新台階,為香港帶來更多商機,並具體介紹成功推動六方面成果:(一) 進一步推進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與卡塔爾政府和科威特政府之間的關係,建立合作共識;(二) 達成了共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奠定多元基礎;(三) 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展現香港和內地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力量;(四) 進一步建立與海合會國家的關係,開拓更大商機;(五) 加深相互了解,強化商貿網絡;(六) 進一步推進與海合會國家的人文交流。 中東兩國給予免簽待遇 李家超在訪問期間,促成了卡塔爾和阿聯酋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待遇,以往需要落地簽證的這兩個國家,以後將可免簽證前往,最長可逗留三十天。此外,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前往阿曼旅遊的免簽證入境期限,由最長十天延長至十四天。 現時已有共174個國家及地區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包括海合會的所有六個成員國。其中,卡塔爾、阿聯酋及阿曼提供免簽證入境待遇,而巴林、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則提供落地簽證便利。 入境事務處發言人稱,卡塔爾、阿聯酋和阿曼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這些免簽證及延長免簽證逗留期限的安排,為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帶來更大的便利,並有助加強香港與相關海合會成員國在旅遊、文化和經濟方面的聯繫。 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 相比起2023年李家超首次率團訪中東達成13項備忘錄,此次30多家香港企業和20多家內地企業組成的商貿團,與卡塔爾和科威特一共達成了59項合作。 在卡塔爾,三方達成了35項合作備忘錄和合作協議,涵蓋經濟合作、投資、科技、法律合作,以及金融、銀行和資本市場發展等範疇,包括兩地政府簽署備忘錄,加強投資推廣方面的合作;兩地海關(正討論)簽署於各自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的互認安排行動計劃,便利兩地貨物通關與流動。 另外,有兩份是內地與卡塔爾企業達成協議,提供對金融服務和高端製造業的支持,更有一份由香港、內地、卡塔爾三方共同簽署的意向書,就金融科技推進合作,包括Web3和人工智能的協作,善用各地的科技優勢,共謀發展,彰顯香港內聯外通的特質,進一步鞏固大家的合作基礎。 香港、內地和科威特的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交換和宣布了24項合作備忘錄和合作協議,涵蓋經貿、投資、金融服務、科技、法律、貨物通關與流動、航空、專上教育等範疇。 至於具體的協議內容,根據代表團成員之一、香港工業總會透露,該會與卡塔爾工商會交換合作備忘錄,建立合作框架,支持兩地工業發展和加強商界往來合作。雙方同意在經濟、商業、科技、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可持續發展等多個領域交流合作,鼓勵各自成員互相在香港和卡塔爾進行商業和投資合作,促進兩地共同繁榮發展。工總亦會與卡塔爾工商會共同舉辦合作交流活動,定期分享經驗和資訊。 實地考察加深來往 代表團和兩個國際的政府、商界分別會見、座談、午宴。李家超也親自到訪當地的大型企業,考察機場無人駕駛情況。通過實地考察,內地和香港企業都實實在在了解當地有哪些機遇,有助規劃對接。 中建國際助理總裁、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科威特非常富有,主權基金規模龐大,經濟以石油為主,惟旅遊業等領域仍有待開發,認為香港企業可憑藉自身經驗,助力科威特發展新興產業,開拓這片未被充分挖掘的市場。他還說,“香港人在科威特寥寥無幾,華人比例也很低,當地八九成外地勞動人口來自菲律賓和印度,這是我們未來可以切入的空白地帶。”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表示,“過去數日,我們參加了多個政府及商務的高層會議,舉辦不同商務午宴,並參觀卡塔爾及科威特的重點發展項目,探討卡塔爾及科威特的企業如何利用香港在金融、創新科技及專業服務方面的優勢,以推進金融、能源轉型和智慧基礎設施項目,助力實現卡塔爾‘2030國家願景’及科威特‘2035願景’。 據林建岳透露,代表團訪問結束後,香港貿發局將繼續邀請中東的商界領袖訪問香港。歡迎他們參與我們的國際活動,包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和“亞洲金融論壇”等,探索香港、內地以及其他地區的發展機遇。(完) 【編輯:陳卓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