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香港:全球創科界憧憬香港機遇香港中通社4月2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梁嘉軒)在2025“機遇香港”採訪活動期間,記者於26日到訪了位於香港沙田的科學園,了解香港科技園公司旗下的創科園區及數家已落戶公司的發展情況。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在活動中對中通社等在場媒體介紹了香港對國際創科界的吸引力,指出海外很多人“對香港很有憧憬”,覺得能在香港找到很多機會。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在活動中對中通社等在場媒體介紹了香港對國際創科界的吸引力,指出海外很多人“對香港很有憧憬”,覺得能在香港找到很多機會。(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查毅超指出,就科學園而言,有三成以上的工作人口來自外地。他指出,吸引企業進駐香港的主要因素是香港可以吸引外國的人才扎根。 他又以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的電梯募投比賽作為例子,指出過去約7成參賽團隊為香港本地企業,而自去年開始,海外參賽隊伍已較香港本地多。 查毅超指出,這些海外團隊或企業來到香港,是看準了香港對創科上的資助、基建等生態。據了解,香港從事研發的總人口約5至6萬人。而科學園有著2200間科技企業和2.5萬名工作人口,其中有1.5萬人從事研發,相當於香港從事研發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結合香港有著多間世界百強大學,以及特區政府的支持,香港成功吸引了多間頭部創科企業落戶。 匯聚國際人才是香港的特長,查毅超以落戶科學園的華為港研所作為例子,指出那裡的約700名職工中,持有外國護照的不在少數。他又指今年科技園的實習計劃接獲了5000個申請,競爭400個實習空缺,當中不少申請者來自海外,反映香港具有吸引國際人才的優秀地位。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在科學園“金蛋”——高錕會議中心附近,獨角獸人工智能(AI)企業思謀這天也接受了“機遇香港”採訪團記者的訪問,記者了解到香港具備多模態AI上的研究優勢。目前思謀的工業用機械臂產品,分別在內地進行機械、影像等部分的設計,而香港則負責多模態AI的研發,這款產品除了可以智能識別機械臂要選取的物品外,更能與操作人員以自然語言對話。記者體驗時,只需說出“我想吃點東西”,機械臂就能在桌上從紙巾和口香糖中,找到能吃的東西。參與此產品的項目經理周凱鵬告訴記者,在規模化應用後,結合AI的機械臂實時同步管理系統,管理人員只需以自然語言與AI對話,則可以掌握整個生產線的產量、良率等狀況。 特區政府在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強調了對AI的重視,而在科學園“金蛋”——高錕會議中心附近,商湯也落戶在這裡,採訪當天,商湯也向採訪團的記者介紹了醫用模型及自動駕駛模型等專業場景,商湯科技首席人力資源官張春娟表示,商湯希望“能夠使我們的老百姓也能夠體會到最新AI技術的成果。” 頂尖人才的匯聚,也是香港的一大優勢,張春娟介紹,僅在香港地區,商湯的碩士佔比已經達到66%,而研發人才佔比也超過70%。(完) 【編輯:王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