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中國兩會)委員譚岳衡談香港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

分享到:
2025-03-10 13:3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10日電 2025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交銀國際董事譚岳衡認為,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要主動對接國家2026-30年的發展規劃,以國家層面的視角,結合自身獨特優勢,從中確立香港定位,支持國家發展。

譚岳衡指出,首先善用國際化優勢,協助中國更好參與全球治理。國際標準、專業化是香港優勢,面對地緣政治競爭不斷加碼,香港需要將優勢轉換為治理效能,具體從兩方面著手,識變應變求變,進一步放大區域“規則制定者”的角色定位,協助中國更好參與全球治理。

譚岳衡建議,香港以綠色金融、數字經濟等領域作為突破口,率先對接和參與制定國際高標準規則,建設香港成為亞洲碳交易定價中心,主導區域內標準制定話語權,為國家制度型開放探路;打造人民幣國際化“離岸中樞”,推進港股雙幣計價(港元+人民幣),升級“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連接東盟等地快速支付系統,試點“大宗商品人民幣結算中心”,構建跨境支付新基建;擴大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在“一帶一路”項目中的應用,建設香港成為“一帶一路項目仲裁解決中心”,探索國際爭議解決中的“中國方案”創新機制。

第二,打造國際創科走廊,擔當國家創新體系的開放引擎。譚岳衡說,粵港澳大灣區正加快打造中國科創高地和經濟發展超級引擎,香港在國際人才、基礎科研、金融支持等方面具有優勢,需結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打造國際創科走廊,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開放引擎。探索制度創新突破,破解跨境要素流動壁壘。推動河套地區特定領域的科研數據跨境傳輸,提升數據跨境流動效率,建設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推進專利跨境快速確權;吸引國際頂尖科研機構,打造國際創科人才高地。推進大灣區內科技科研成果兩地互認,提供動因吸引國際實驗室落戶香港,完善人才配套政策等。(完)

【編輯:徐嘉儀】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