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中國兩會)人大代表冼漢迪:優化兩地車輛跨境管理措施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2月28日電 “港車北上”政策切實激發香港市民北上熱情,香港特區政府亦披露,未來“港車北上”的可通行口岸還有望擴展至深圳陸路口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迪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關注粵港兩地車牌通關便利性。 冼漢迪認為,目前粵港兩地車牌僅限於選擇單一通關口岸進行通關,或在通關時間結束後,於凌晨12時後通過皇崗口岸進行通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境車輛的通關便利性。隨著兩地車牌要求的放寬,以及“港車北上”政策可能擴展至深圳陸路口岸,預計跨境車輛的數量和通行量都將持續增長。屆時,通關口岸的擁堵狀況可能會加劇,面臨更大的通行壓力。 他提出,不同跨境車輛管理和辦理流程存在差異。“港車北上”和兩地車牌,以及未來可能實施的“粵車南下”都屬於車輛跨境模式,但目前的管理措施和辦理流程卻存在差異,增加了額外的管理成本,有必要對這些跨境車輛的管理措施和辦理流程進行統一和優化。 对此,冼漢迪提出多项建議: 開放兩地牌車輛第二個陸路口岸通關權限。建議出台兩地牌車輛加簽第二個可常態通關陸路口岸的政策,允許兩地車主自行決定是否開通新的通關口岸以及具體開通哪個通關口岸的權限,并設置合理的加簽費用,對口岸每月加簽車輛配額進行動態限制,確保通關效率與口岸承載能力相匹配。 探索陸路口岸“一站兩檢”通關模式。建議在一處通關通道同時完成兩地的檢查流程,以進一步整合與優化通關程序,提升整體效率。 整合“港車北上”和兩地車牌等管理措施。建議整合“港車北上”和兩地車牌等管理措施,以及未來可能實施“粵車南下”措施,并建立統一的跨境車輛管理平台,減少管理複雜性和簡化辦理手續,在未來逐步形成主要在車輛逗留時間存在差異的車輛跨境模式。(完) 【編輯:陳卓儀】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