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何永賢談“簡樸房”:對香港劏房需求市場的最低標準

分享到:
2024-12-16 00:0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2月16日電 題:何永賢談“簡樸房”:對香港劏房需求市場的最低標準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譚暢

  “香港長遠公屋出現前,有人已在惡劣劏房中住了很久,一些小朋友甚至是在這種惡劣環境中出生的。我們不希望小朋友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談及最新推出的“簡樸房”政策時,如此說道:“如果讓這些從惡劣劏房環境中出生的小朋友,再等五、六年才能住上長遠公屋,那時他們都已經長大了。”



  何永賢剛上任時,便認識到政府要大量興建公屋。但修建公屋仍需時間,沒屋住的人該怎麼辦呢?不少人選擇去劏房(分間單位)市場找住處。調研顯示,香港共有11萬個分間單位,且單位的環境標準高低有別:差的甚至需要在馬桶旁邊吃飯,好的即使分間也能有獨立衛浴和窗。

  “所以我們一定要給出一個定義,定一個居住的標準。”何永賢說,這11萬個分間單位並非全部都是“惡劣劏房”。在她看來,劏房市場存在,意味著市民對市場有需求,因此要思考的是大家最不能接受怎樣的劏房;這些不能接受的點,也就是“簡樸房”的最低標準。



  面積不小於8平方米、獨立衛浴、有窗、最低高度、暫定五年一審核……現時,“簡樸房”有關政策仍在諮詢期,在各方努力下,其最低標準一條條初步出爐。同時,為滿足居民迫切的住屋需求,特區政府亦在快速興建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等。

  “調研顯示,在劏房住戶中,約兩成住戶暫時沒資格申請公屋,約四成住戶可能一直沒資格。”何永賢說,“所以我們訂立‘簡樸房’的標準,也是希望有需要的人在找房時,能有標準合適的居所,而不會出現‘在馬桶邊睡覺的情況’。”

  何永賢期望,“簡樸房”的存在,能讓人不會一聽到“劏房”,就覺得所有分間單位都沒有價值。“簡樸房”應有自己的社會功能、社會需求,它的存在是香港社會環境下給市民提供的選擇之一。

  現時,香港面積小於8平方米的劏房約佔劏房總數的26%,有55%租金在4000港元至6000港元不等。香港特區政府對“簡樸房”的規劃之路,仍在繼續。(完)

【編輯:陳爍】

視頻

更 多
歌迷變遊客!五月天演唱會狂攬粉絲遊香港
【視頻】美學者:“脫鉤”正在傷害美國
湖南在香港的這场投融資對接洽談會,為何這麼多政商界人士到場?
【通講壇】會談前夕人選仍未定?俄烏明日真能談成?
宇樹人形機械人進軍香港零售界 它們真的能賣貨?
【通說環球】中美會談超預期 全球市場真能松口氣了嗎?
高手雲集!在香港看建築機械人的“武林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