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疑因全球暖化 香港出現新的招潮蟹物種

分享到:
2024-07-22 15:0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22日電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和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與台灣中興大學合作,在香港的沿海地區確認了兩個招潮蟹(Fiddler Crab)物種,包括屠氏管招潮蟹(Tubuca dussumieri)和窄管招潮蟹(Tubuca coarctata)。此發現不僅證實了這些島嶼物種在香港的存在,也探討了氣候變遷對其分佈的潛在影響。他們的研究成果已刊載於學術期刊《Zootaxa》。

窄管招潮蟹。港大供圖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安原盛明教授與Pedro JIMENEZ博士參與領導的這項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屠氏管招潮蟹在中國非常罕見,儘管在香港的舊文獻中有所記載,但其分佈一直存疑,此次發現為本港唯一確實的記錄。此外,窄管招潮蟹則是首次在本港被發現,亦是亞洲大陸的首個記錄。

研究人員認為,這類暖水動物通常分佈在菲律賓、日本琉球群島等地,隨着海水溫度的上升而抵達中國沿海地區。在這些島嶼地區,一股名為“黑流”的強大洋流向東北方流動,帶來更暖和的熱帶水域,與中國較涼快的沿海水域形成了顯著的溫度差異。然而,隨着海水溫度上升,這些暖水物種得以擴展其分佈範圍,並在水溫逐漸升高的中國沿海定居下來。

研究人員表示,可能是全球氣溫的持續上升讓屠氏管招潮蟹及窄管招潮蟹的幼蟲來到中國沿海;這很有可能會導致新物種的引進或重新引進。論文第一作者Pedro Jimenez博士表示:“這兩種招潮蟹屬於島嶼物種。由於菲律賓東部等地的黑潮所帶來的相對溫暖海水有利於它們幼體的存活,於是,隨着中國沿海水域變暖,這些物種從台灣地區和菲律賓地區進入中國沿海地區。”

研究人員強調,中國的環境保護對這些物種至關重要。由於填海和基礎設施建設,香港的濕地經歷了快速的海岸侵蝕。這對當地的招潮蟹族群構成威脅。因此,保護這些沿海地區對這些新發現物種的存活相當關鍵。  (完)

【編輯:陳偉根】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