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韌性防洪”藉創新科技應對雨季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5月23日電(記者 譚暢)香港特區政府渠務署23日召開傳媒簡報會,介紹應對雨季防洪工作。渠務署署長莫永昌指,署方超前準備、加強預警、果斷應急,讓社區在經歷極端天氣後迅速回復正常運作,做到“韌性防洪”。 圖為渠務署展示遙控清淤機械人。香港中通社圖片 汲取去年應對特大暴雨的經驗,渠務署分析水浸成因並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約120項小型渠道改善工程,例如在柴灣翡翠道加建新排水管道等,當中大部分今年首季已完成。同時,渠務署還將緊急應變隊伍增至160隊、運作基地增至逾30個。莫永昌指,在香港5月發生的兩場紅雨中,準備措施發揮良好效果。 值得留意的是,渠務署亦引入創新科技便利防洪工作,包括使用清淤機器人、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地區水浸情況、試行“防洪智慧系統”等。 據介紹,署方在30多個雨水沙井中安裝智能感測儀器,這種儀器由形似檸檬的浮球構成,可24小時實時監察雨水渠水位變動,若水位上漲至預警水平,儀器會發出警示,方便渠務署及早安排清渠。 記者在現場看到,類似“不倒翁”式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器人,拍攝設備被形似球形“UFO”的外殼保護,可在地下高水位和湍流中為管道檢測拍攝360度全景影片。 莫永昌亦提及,署方已更新雨水排放系統手冊,根據去年9月特大暴雨的降雨量數據,將設計雨量參數上調,相信可抵禦未來惡劣天氣。(完) 【編輯:馬華】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