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自梳”盤起時代縮影 香港劇團攜作品登陸江西

分享到:
2025-05-07 20:44 |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7日電 題: “自梳”盤起時代縮影 香港劇團攜作品登陸江西

  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

  輕輕打開浪人劇場Studio的大門,入目所見是一片黑色的排練用空地。不太大的場地內,道具、樂器等佈局有致,各式參考書籍在書架上碼放整齊。

  這間隱於一棟工業大廈內的劇團,將一種獨屬於香港的蓬勃生命力展現在中通社記者眼前。

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

  早於2006年成立的浪人劇場,多聚焦於改編香港文學為劇場進行演出。劇團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藝術機構,將在明年迎來成立第20周年。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接受中通社專訪時表示,今年5月24日至25日,劇團更將赴中國江西參與會昌戲劇季,呈現經典作品《暗示》。

  《暗示》圍繞香港一位“媽姐(終身不嫁的女傭)”,和一位失意青年的故事展開。該劇表現形式獨特,將來自於不同時代的兩人,共同呈現在一個舞台上,割裂又交織地表演著自己的獨角戲。

  “媽姐”是香港的一種獨特文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廣東順德等地區大批女子拒絕婚嫁,藉工作走出封閉的家門;但隨著當地絲業式微,其中有一批人流向香港等地當女傭,這類人便被稱為“媽姐”。劇中的主角,便生活在1960年代的香港。現時,這一職業已漸漸消失在歷史中。

  “媽姐有種堅毅和忍耐的精神,她們是自力更生的,也是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譚孔文說。媽姐選擇“自梳”後,會把頭髮像已婚婦女一樣盤起,再不嫁人;或許透過她們的生活,也能觀照出現代人心靈的空虛。

  譚孔文指,自己在構思劇本時,不止是採用像香港早期電視劇的處理方法,而是希望有更詩意的表達。例如,他在劇裡加入了“馬頭”的意象,藉此表達媽姐難以言說的內心,既是寫實,也是寫意。

  除了《暗示》,更有木偶和劇場的創新融合,劇團將於10月至11月邀請旅法中國偶戲藝術家楊輝,到香港合作演出。

  譚孔文透露,相關演出將改編自香港作家西西的《象是笨蛋》。西西熱衷於收集玩具,不少作品與玩偶有關;譚孔文開始思索“能否真的做出一個木偶劇?”。機緣巧合下,他與楊輝相識,達成合作,將採取“人偶同台”的模式,人與木偶互動表演,帶來新的表現形式。

  談及劇目連番上演的展望時,譚孔文說,浪人劇場的宗旨除了改編香港文學、關注香港文化演出外,還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演出帶到內地及海外的更多地方,做不同文化交流。“因為我們本就是‘浪人’劇場呀。”他笑道。(完)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