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香港珠海學院辦校慶文化講座 首場講述敦煌魅力

分享到:
2022-09-16 00:00 |

【字號:

  香港中通社9月16日電 (記者 徐嘉儀)香港珠海學院舉辦中國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暨建校75周年。首場講座於16日由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香港博物館專家顧問李美賢主講,與近百人講述敦煌文化藝術的內容風格、研究與保護工作。

香港中通社圖片


  講座邀請了香港珠海學院校董會主席林廣兆、副主席李祖澤、校長李焯芬、校友及師生等近百人出席,共同感受敦煌文化魅力。

  短短一小時,李美賢向公眾分享了許多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及文物。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向信眾傳播,將佛經故事演變為說唱文學或圖畫,這些文字和圖畫,都能在石窟中看到。

  李美賢說,壁畫不僅講述宗教故事,亦體現不同朝代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如古人結婚當天要在百子帳中過夜,夫妻剪下頭髮綁在一起,意為永結同心;也有一些畫中的人物穿著波斯服飾,背景卻為中國建築,呈現古代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

  敦煌的壁畫與文物沉澱上千年歷史,是研究中國文化的第一手資料。李美賢說,我們讀到的歷史一向偏重於政治或經濟方面,忽咯了生活及民俗史,唐代及唐以前的民俗真跡已絕無僅有,但敦煌的佛教壁畫卻呈現大量生活民俗圖像,可謂是中古時期民俗資料寶庫。

  不過在保育上,敦煌文化面對很多問題,包括壁畫變色、濕度導致的起甲等。李美賢說,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敦煌壁畫才得以保存,現在則運用數碼影像技術保留真跡,希望未來有更多人認識、推廣敦煌文化。

  珠海學院第二場中國傳統文化系列講座將在9月23日舉行。系列活動旨在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助師生了解民族歷史、建立民族認同、積累民族自尊、培養文化自豪、滋生愛國愛港之情,主題涵蓋:“琴”、“棋”、“書”、“畫”、“詩”、“袍”、“劍”、“茶”。(完)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