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集

復活節港人北上宛如春運 “逼爆”各個口岸

分享到:
2025-04-18 16:3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   18日是香港復活節小長假首日,前往內地的各個口岸“逼爆”,中通社記者當天上午在深港陸路口岸直擊,北上人潮洶湧下,關口運作暢順,出入境通道全開,從香港到深圳過關不到半小時。香港入境處表示,18日截至早上10時,各口岸共有24.1萬港人離境,其中以羅湖口岸及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佔最多,分別有4.7萬及4.6萬人;其次為西九龍高鐵站,再則是機場,可見北上仍是大多數港人的出遊選擇。在港鐵上水站,前往羅湖和落馬洲的列車趟趟都擠滿了人,即便港鐵加密班次,仍難以“消化”站台上的乘客,拉著行李箱的乘客需要等兩三趟才能擠上車。深圳灣大橋亦出現車龍,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呼籲,大橋大塞車,去深圳灣千萬別坐的士,“沒得投降落車”。(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18日是香港復活節小長假首日,前往內地的各個口岸“逼爆”,中通社記者當天上午在深港陸路口岸直擊,北上人潮洶湧下,關口運作暢順,出入境通道全開,從香港到深圳過關不到半小時。香港入境處表示,18日截至早上10時,各口岸共有24.1萬港人離境,其中以羅湖口岸及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佔最多,分別有4.7萬及4.6萬人;其次為西九龍高鐵站,再則是機場,可見北上仍是大多數港人的出遊選擇。在港鐵上水站,前往羅湖和落馬洲的列車趟趟都擠滿了人,即便港鐵加密班次,仍難以“消化”站台上的乘客,拉著行李箱的乘客需要等兩三趟才能擠上車。深圳灣大橋亦出現車龍,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呼籲,大橋大塞車,去深圳灣千萬別坐的士,“沒得投降落車”。圖為羅湖口岸。(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18日是香港復活節小長假首日,前往內地的各個口岸“逼爆”,中通社記者當天上午在深港陸路口岸直擊,北上人潮洶湧下,關口運作暢順,出入境通道全開,從香港到深圳過關不到半小時。香港入境處表示,18日截至早上10時,各口岸共有24.1萬港人離境,其中以羅湖口岸及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佔最多,分別有4.7萬及4.6萬人;其次為西九龍高鐵站,再則是機場,可見北上仍是大多數港人的出遊選擇。在港鐵上水站,前往羅湖和落馬洲的列車趟趟都擠滿了人,即便港鐵加密班次,仍難以“消化”站台上的乘客,拉著行李箱的乘客需要等兩三趟才能擠上車。深圳灣大橋亦出現車龍,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呼籲,大橋大塞車,去深圳灣千萬別坐的士,“沒得投降落車”。圖為羅湖口岸。(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18日是香港復活節小長假首日,前往內地的各個口岸“逼爆”,中通社記者當天上午在深港陸路口岸直擊,北上人潮洶湧下,關口運作暢順,出入境通道全開,從香港到深圳過關不到半小時。香港入境處表示,18日截至早上10時,各口岸共有24.1萬港人離境,其中以羅湖口岸及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佔最多,分別有4.7萬及4.6萬人;其次為西九龍高鐵站,再則是機場,可見北上仍是大多數港人的出遊選擇。在港鐵上水站,前往羅湖和落馬洲的列車趟趟都擠滿了人,即便港鐵加密班次,仍難以“消化”站台上的乘客,拉著行李箱的乘客需要等兩三趟才能擠上車。深圳灣大橋亦出現車龍,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呼籲,大橋大塞車,去深圳灣千萬別坐的士,“沒得投降落車”。圖為前往羅湖和落馬洲的東鐵綫。(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18日是香港復活節小長假首日,前往內地的各個口岸“逼爆”,中通社記者當天上午在深港陸路口岸直擊,北上人潮洶湧下,關口運作暢順,出入境通道全開,從香港到深圳過關不到半小時。香港入境處表示,18日截至早上10時,各口岸共有24.1萬港人離境,其中以羅湖口岸及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佔最多,分別有4.7萬及4.6萬人;其次為西九龍高鐵站,再則是機場,可見北上仍是大多數港人的出遊選擇。在港鐵上水站,前往羅湖和落馬洲的列車趟趟都擠滿了人,即便港鐵加密班次,仍難以“消化”站台上的乘客,拉著行李箱的乘客需要等兩三趟才能擠上車。深圳灣大橋亦出現車龍,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呼籲,大橋大塞車,去深圳灣千萬別坐的士,“沒得投降落車”。圖為前往羅湖和落馬洲的東鐵綫。(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   18日是香港復活節小長假首日,前往內地的各個口岸“逼爆”,中通社記者當天上午在深港陸路口岸直擊,北上人潮洶湧下,關口運作暢順,出入境通道全開,從香港到深圳過關不到半小時。香港入境處表示,18日截至早上10時,各口岸共有24.1萬港人離境,其中以羅湖口岸及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佔最多,分別有4.7萬及4.6萬人;其次為西九龍高鐵站,再則是機場,可見北上仍是大多數港人的出遊選擇。在港鐵上水站,前往羅湖和落馬洲的列車趟趟都擠滿了人,即便港鐵加密班次,仍難以“消化”站台上的乘客,拉著行李箱的乘客需要等兩三趟才能擠上車。深圳灣大橋亦出現車龍,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呼籲,大橋大塞車,去深圳灣千萬別坐的士,“沒得投降落車”。圖為羅湖口岸。(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