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集

第24屆台灣美術新貌獎作品展

分享到:
2024-08-10 20:1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   第24屆台灣美術新貌獎8月10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此次經過藝術創作者的激烈角逐,共有43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李燕華憑藉《書+家計畫:我們的日記》作品榮獲最高榮譽“新貌獎”,她巧妙地將私人語彙與胡適日記結合,展現日常生活與藝術間的情感交流,探討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記憶。除首獎作品外,評審團獎的三名得主也引人注目,以各式媒材出色地反映內心的世界與辯證。圖為李燕華新貌獎作品《書+家計畫:我們的日記》。

  •   第24屆台灣美術新貌獎8月10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此次經過藝術創作者的激烈角逐,共有43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李燕華憑藉《書+家計畫:我們的日記》作品榮獲最高榮譽“新貌獎”,她巧妙地將私人語彙與胡適日記結合,展現日常生活與藝術間的情感交流,探討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記憶。除首獎作品外,評審團獎的三名得主也引人注目,以各式媒材出色地反映內心的世界與辯證。圖為頒獎典禮上得獎者與貴賓一起大合照。

  •   第24屆台灣美術新貌獎8月10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此次經過藝術創作者的激烈角逐,共有43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李燕華憑藉《書+家計畫:我們的日記》作品榮獲最高榮譽“新貌獎”,她巧妙地將私人語彙與胡適日記結合,展現日常生活與藝術間的情感交流,探討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記憶。除首獎作品外,評審團獎的三名得主也引人注目,以各式媒材出色地反映內心的世界與辯證。圖為榮獲評審團獎的廖乾杉與得獎作品《給我一片土地》。

  •   第24屆台灣美術新貌獎8月10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此次經過藝術創作者的激烈角逐,共有43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李燕華憑藉《書+家計畫:我們的日記》作品榮獲最高榮譽“新貌獎”,她巧妙地將私人語彙與胡適日記結合,展現日常生活與藝術間的情感交流,探討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記憶。除首獎作品外,評審團獎的三名得主也引人注目,以各式媒材出色地反映內心的世界與辯證。圖為民眾觀看新貌獎得獎作品。

  •   第24屆台灣美術新貌獎8月10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此次經過藝術創作者的激烈角逐,共有43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李燕華憑藉《書+家計畫:我們的日記》作品榮獲最高榮譽“新貌獎”,她巧妙地將私人語彙與胡適日記結合,展現日常生活與藝術間的情感交流,探討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記憶。除首獎作品外,評審團獎的三名得主也引人注目,以各式媒材出色地反映內心的世界與辯證。圖為民眾觀看新貌獎得獎作品。

  •   第24屆台灣美術新貌獎8月10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此次經過藝術創作者的激烈角逐,共有43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李燕華憑藉《書+家計畫:我們的日記》作品榮獲最高榮譽“新貌獎”,她巧妙地將私人語彙與胡適日記結合,展現日常生活與藝術間的情感交流,探討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記憶。除首獎作品外,評審團獎的三名得主也引人注目,以各式媒材出色地反映內心的世界與辯證。圖為民眾觀看新貌獎得獎作品。

  •   第24屆台灣美術新貌獎8月10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此次經過藝術創作者的激烈角逐,共有43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李燕華憑藉《書+家計畫:我們的日記》作品榮獲最高榮譽“新貌獎”,她巧妙地將私人語彙與胡適日記結合,展現日常生活與藝術間的情感交流,探討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記憶。除首獎作品外,評審團獎的三名得主也引人注目,以各式媒材出色地反映內心的世界與辯證。圖為榮獲評審團獎的楊雅晴作品《流》以陶瓷結合纖維填充物表達童年記憶中的害怕情緒。

【編輯:洪少葵】

視頻

更 多
歌迷變遊客!五月天演唱會狂攬粉絲遊香港
【視頻】美學者:“脫鉤”正在傷害美國
湖南在香港的這场投融資對接洽談會,為何這麼多政商界人士到場?
【通講壇】會談前夕人選仍未定?俄烏明日真能談成?
宇樹人形機械人進軍香港零售界 它們真的能賣貨?
【通說環球】中美會談超預期 全球市場真能松口氣了嗎?
高手雲集!在香港看建築機械人的“武林大會”